用人不疑 - 《历史的沸点》读书笔记感悟赏析1000字
kittenchen
2021-12-10 23:46:41
0

用人不疑 - 《历史的沸点》读书笔记感悟赏析1000字: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在管理中,这座堡垒的基柱便是信任。当一个管理者能够给予下属足够的信任,他就会从下属那里得到足够的责任。

为平灭六国奠定基础的秦昭襄王和最终灭诸侯、成帝业的始皇帝嬴政都深谙其要义,并把这信与不信之道运用到极致。

始于公元260年的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当时的赵国已发展成为几乎可以与秦国相提并论的军事强国,赵军精锐勇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可与秦军抗衡,之前一些小规模的战役中,二者也是互有胜负。当秦军远征而来,在赵国大将廉颇的坚守待疲的作战策略下,秦军后勤补给困难,形势对远征千里的秦军越来越不利。而此时,一个悲凄的人物伴着一个满满贬义的成语粉墨登场。这个人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

知子莫如父。生前常跟儿子讨论兵法的赵奢深知他华而不实的纸上谈兵“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当秦国派人混入越国国都邯郸散布:廉颇已老,秦军最惧赵括时,对老将廉颇失去信任的赵孝王果断以赵括替换了廉颇。虽然赵括的母亲据理力谏,劝说国君不要挂帅赵括,执意的赵孝王也早已听不进去。

用人不疑 - 《历史的沸点》读书笔记感悟赏析1000字.jpg

赵括的人生是悲凄的,他统帅的四十万越军更是悲凄的。赵括死于乱箭之下,投降的四十万赵军被秦将白起下令生生活埋,上演了中外战争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一幕。

赵括闭不上眼,赵奢更是闭不上眼。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7年后,经过长平之战从此一蹶不起的赵国实力已大不如前,仅凭着当时在战国末期六国中最杰出的将领李牧支撑危局,使赵国并没有被强大的秦国所吞灭。而当秦人再次来到邯郸散布李牧勾结秦军准备谋反的流言时,赵王便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

“李牧死,赵国亡”,短短的三个月后,赵王迁便成了嬴政的阶下囚。

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是不犯错误的,嬴政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但结局却大不相同。

当秦国准备攻击当时在六国中实力最强的楚国时,信任了年少气盛的李信,认为帮其剿灭赵国的老将王翦已经老了,胆小怯事了。结果傲慢的李信大败,狼狈逃回秦国。

然嬴政知错就改,亲自前去力邀王翦出任统帅,并满足他所有的要求。结果王翦俘获楚王负刍,一年后彻底消灭了曾经非常强大的楚国。楚国名将项燕也悲愤自尽。

以史为鉴,一名管理者要内心尊重下属,工作中支持下属,建立起公正、公平、公开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识良臣,辨小人,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使单位内部人尽其才,各尽其用,把每个人的优点发扬到最大,这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做好的功课。作者:生若夏花·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舍《我这一辈子》读书笔记 老舍《我这一辈子》是反应在社会变革与战乱横行的年代普通百姓的人生悲剧命运。看完后让我非常的沉重。但在...
《教育的本质》读书笔记与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中对“教育”更加清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这个国度被称为:礼义之邦!这是每个人...
借力取胜——孙子兵法读后感50... 借力取胜——孙子兵法读后感500字: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十二篇“火攻篇”的第一部分,借...
《傲慢与偏见》简介及读书笔记1... 作者:简·奥斯丁推荐理由:傲慢,偏见,这两个毋庸质疑的贬义词,让简。奥斯丁的作品成为精致的象征一时之...
《人生十论》读书笔记 人生是什么?人生该如何度过?这两个问题困扰着喜爱思考的人们。有些人认为,如果能够回答出这两个问题,就...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之认... 1、速成绝无可能在本章开篇李笑来老师引用了一句老话“戒骄戒躁”,当然,我们在上学时也没少听老师家长们...
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读书笔记 稻盛和夫,作为王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一个继承和发扬者,在企业经营成功同时,开始著书传播自己的稻盛经营和哲...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50字100...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50字简介通过格列佛到小人国、大人国、飞鸟国、慧马国等国度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集...
阿Q正传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 鲁迅名作阿Q正传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得体会作文,欢迎阅读点评!阿Q正传简介《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
《潜规则》读书笔记摘抄与读后感... 《潜规则》读书笔记摘抄与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点评!“潜规则”一词现如今已经遍布大街小巷,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