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感悟
kittenchen
2021-12-10 23:54:53
0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感悟

书名: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作者:李长之

今日主讲:谢涛

主讲人简介:喜马拉雅FM《谢涛听世界》节目主持人

听前思考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这本伟大的史书?

司马迁的悲剧命运,是一种必然吗?

书中金句读书笔记摘抄

试想中国的诗人中,有谁能像司马迁那样有着广博的学识,深刻的眼光,丰富的体验,雄伟的气魄呢?试问又有谁象司马迁那样具有大量的同情,却又那样有力的讽刺,以压抑的情感的洪流,而使用着最造型底史诗性底笔锋,出之以唱叹的抒情诗底旋律的呢?

司马迁使到了他的笔下的人类的活动永远常新,使到了他的笔下的人类的情感,特别是寂寞和不平,永远带有生命,司马迁使可以和亚历山大相比的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显得平凡而黯然无光了!

司马迁的受刑,在他个人当然是一个太大的不幸,然而因此他的文章里仿佛由之而加上浓烈的苦酒,那味道却特别叫人容易沉醉了!又象音乐中由之而加上破折、急骤、悠扬的调子,那节奏便特别酣畅淋漓,而沁人心脾了!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书籍封面图片

精华笔记与心得感悟

作者李长之先生,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与季羡林、吴组缃、林庚齐名,并称为“清华四剑客”,中国20世纪伟大的批评家。

本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是中国近现代全面介绍和评议司马迁及其《史记》的专著。李长之先生从时代精神、家学渊源、孔子思想的影响、司马迁个人经历等方面,全面的追溯了司马迁自然主义浪漫人格与写作风格形成的根源。

此外,作者对《史记》一书的写作美学风格也做了高度的评价,肯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分量。可以说,本书对司马迁及《史记》所牵涉到的重要问题都不同程度上给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深刻见解。

司马迁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与其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司马迁所处的汉代,深受着都代表浪漫精神的齐楚文化的影响,并将楚国的浪漫奔放和齐国的黄老学说的宗教精神融合在了一起,塑造了汉代独有的浪漫主义精神。“驰骋,冲决,豪气,追求无限,苦闷,深情,这是那一个时代的共同情调,而作为其焦点,又留了一个永远不朽的记录的,那就是司马迁的著作!”

家学渊源对司马迁也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司马迁从父亲那边继承了批判主义精神。他的父亲虽然根本立场是道家(浪漫的思绪),但在教育司马迁的时候,又加入了儒家(古典精神)的熏陶。

这就使得司马迁的身上有着儒家和道家相互作用的印记。司马迁身上彻头彻尾的反功利精神,是其与孔子精神的真正契合之处,而这种反功利的态度,也使得《史记》能够成为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脱离封建意志而得以留存的伟大史书。而道家思想中的无为,也成为了司马迁审视政治,审视历史的重要角度。

本书的重心,在于司马迁本人的生活体验与创作经历。个人后天的阅历和实践对其思考和写作有更为深刻和深远的影响。李长之先生谈司马迁的悲剧经历,不仅仅只慨其之悲,而是认为李陵之祸对司马迁来说,是一种命运的必然,这种必然的根源就是司马迁代表的自然主义的浪漫精神。这种必然的命运,也使得司马迁对人生的认知更为深层,其精神更加浓烈。

作者:大咖读书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舍《我这一辈子》读书笔记 老舍《我这一辈子》是反应在社会变革与战乱横行的年代普通百姓的人生悲剧命运。看完后让我非常的沉重。但在...
《教育的本质》读书笔记与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中对“教育”更加清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这个国度被称为:礼义之邦!这是每个人...
借力取胜——孙子兵法读后感50... 借力取胜——孙子兵法读后感500字: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十二篇“火攻篇”的第一部分,借...
《傲慢与偏见》简介及读书笔记1... 作者:简·奥斯丁推荐理由:傲慢,偏见,这两个毋庸质疑的贬义词,让简。奥斯丁的作品成为精致的象征一时之...
《人生十论》读书笔记 人生是什么?人生该如何度过?这两个问题困扰着喜爱思考的人们。有些人认为,如果能够回答出这两个问题,就...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之认... 1、速成绝无可能在本章开篇李笑来老师引用了一句老话“戒骄戒躁”,当然,我们在上学时也没少听老师家长们...
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读书笔记 稻盛和夫,作为王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一个继承和发扬者,在企业经营成功同时,开始著书传播自己的稻盛经营和哲...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50字100...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50字简介通过格列佛到小人国、大人国、飞鸟国、慧马国等国度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集...
阿Q正传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 鲁迅名作阿Q正传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得体会作文,欢迎阅读点评!阿Q正传简介《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
《潜规则》读书笔记摘抄与读后感... 《潜规则》读书笔记摘抄与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点评!“潜规则”一词现如今已经遍布大街小巷,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