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山莊》讀後感200字
這是我很早以前讀的一本書了。但是到了現在,我依然印象深刻。印象深刻不是因爲這本書的故事情節多麽引人入勝,而是因爲全書都透露着一種令人窒息的仇恨。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愛與恨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做希斯克利夫的棄兒,他被恩蕭先生收養,在恩蕭先生死後,受到恩蕭先生兒子亨得利德長期虐待和壓迫,因此性格扭曲。可是恩蕭的女兒凱瑟琳跟希斯克利夫青梅竹馬,他們相戀了。但是最終凱瑟琳嫁給了富有貴族林頓,希斯克利夫憤而離家出走,三年後他回來了,展開了他的複仇計劃,他用卑鄙的手段毀滅了兩個家族,用上一代的恩怨懲罰下一代。在《呼嘯山莊》中,我們看不到陽光,看不到浪漫,隻看到了仇恨和人性的陰暗。但是到了故事的結尾,這一切仇恨都随着希斯克利夫的死而劃上了句號,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回歸,看到了愛的美好。
關于這樣一部作品,可以領悟的是在太多太多。雖然整個故事裏大多都是在冷酷無情之中進行着的,可我們仍然可以從這樣的生活中看到人類不滅的希望與愛纏繞在人們的四周,讓人們無論在什麽樣的情況下都不可也不能忘記那份愛的真切與重要。
希斯克利夫的結局是很凄涼與悲哀的,但同時也是一種解脫,對他是一種沒有痛苦的結局,他可以無憂地與自己所愛的人長久地呆在一起了,沒有任何人的打擾與煩惱,是一種人們都向往的生活,雖然他沒有看到自己勝利的結局,可是如果他真的看到了自己所希望的那樣的結局的話那麽他的内心會舒服嗎?會得到欣慰嗎?我想這是不可能的,隻有這樣的結局對他才是公平的,才是完美的。
《呼嘯山莊》讀後感200字
希斯克曆夫一生由愛而恨,由悲而悔,說不清我們對他到底應該同情還是痛恨,他的一生可悲也同樣可恨,在自己糾結的複仇與悔恨的心理中不停地折磨着别人也同樣在折磨着自己,這種瘋狂的報仇洩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卻淋漓盡緻地表達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這是一種特殊環境、特殊性格所決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愛情悲劇是社會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呼嘯山莊》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達到複仇目的而自殺告終的。他的死是一種殉情,表達了他對凱瑟琳生死不渝的愛,一種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愛的追求。而他臨死前放棄了在下一代身上報複的念頭,表明他的天性本來是善良的,隻是由于殘酷的現實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變得暴虐無情。小說的結尾美麗的讓人沉醉,那一片湛藍的天空下又有誰不能安眠?人性扭曲也罷瘋狂複仇也罷,希斯克曆夫的一生讓我們在糾結中思考在痛苦中體味,在那失而複得的人性中慢慢領悟着人生。
《呼嘯山莊》讀後感200字
這是一場交織複雜的愛情故事,在這人性與仇恨的沖突中,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悲劇就這樣上演。從希斯克曆夫的懵懂童年到他生出愛情萌芽再後來悲劇的發生以及複仇的焰火吞噬他的靈魂後又重新喚醒了心中的的那一點良知。故事曲折糾纏,人物性格複雜,感情糾結多變,在那傭人迪恩太太的口中故事一點一點慢慢展開。
當年少的希斯克曆夫被外出的老厄恩肖先生撿回家中,故事便慢慢開始,在希斯克曆夫剛到家中便被呼嘯山莊整莊人所不喜之時,悲劇的發生便早已埋下了伏筆,正如作者所說,“收下他,哪管他黑的就像從魔鬼那邊過來。”老厄恩肖對希斯克曆夫的寵愛引起了一家人的反感,從傭人到少爺俱都對希斯克曆夫産生了濃濃的厭惡感,也因此買下了希斯克曆夫心底仇恨的種子。少年懵懂的希斯克曆夫飽受欺淩,最終在老厄恩肖死後被亨德雷趕出家門時,點燃了心中那抹複仇的火焰。而小時與凱瑟琳小姐的懵懂愛情也在那虛榮與無知中徹底葬送了希斯克曆夫心中的最後一點理智,一心複仇的他走上了背井離鄉的道路。多年後的希斯克曆夫不知在何處賺到了一大筆錢後回到了呼嘯山莊,被仇恨遮蔽雙眼的他不顧一切對當年肆意欺淩他侮辱他的亨德雷展開了一系列人性扭曲的折磨。帶壞了亨德雷的兒子小林頓後慢慢蠶食了呼嘯山莊的同時也騙取了畫眉山莊的财産,他把林頓家的掌上明珠娶回家後卻又頻施家暴,在後悔與無奈中郁郁而終,他把對凱瑟琳的愛與對亨德雷的恨意施加在他們的後代身上,最終希斯克曆夫在臨死前放棄了自己的複仇,帶着自己對凱瑟琳的愛與那最後複蘇的一點人性走向了黃泉。在凱蒂與哈裏頓的愛情中他看到了當年自己與凱瑟琳的影子,在那最後複蘇的一點人性中,他爲自己的複仇行爲感到了一絲後悔,放棄了對下一代人的折磨,放下了自己多年的心結,在一切都煙消雲散知識帶着那對凱瑟琳一如既往痛徹心扉的愛意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後一步。
《呼嘯山莊》讀後感200字
抛開書的内容,翻譯質量可圈可點,我看的是由上海美術出版社出版,翻譯簡約和真實,給人以幹淨和順暢的好感。從内容上看,小說選取管家角度講述整個事件,給人以床頭故事的感覺,自然又順暢。小說就是這樣,再好的故事也經不住羅哩羅嗦,故意堆砌文字的打擊。專業的評論人這樣說它“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争幸福的鬥争精神,又始終徽肿烹x奇、緊張的超現實氣氛,驚悚恐怖之中感人至深,帶有部分哥特文學的奇幻恐怖色彩。”對我來說,這些評價當然字字珠玉,但卻又難以理解。喜歡它,不過是發自内心的喜歡,我個人的理由而已。
第一我感動的是希刺克裏夫和凱瑟琳的愛情。無法理解愛和地位之間的矛盾,也無法體味他們之間的愛情。凱瑟琳說:“我這麽愛他,并不是因爲他長得英俊是因爲他比我更像我自己。”我在後來的經曆中慢慢體會到愛情的感覺就是這樣,對方的樣子就是你期待你自己的未來是那個樣子,所謂的“更”則是更加接近期待的狀态。凱瑟琳甘願赴不幸的婚姻,接受命叩陌才拧囊婚_始,仿佛悲劇已然發生。凱瑟琳的那句“無論人類的靈魂是什麽樣的,他的和我的一模一樣”(英文爲whateveroursoulsaremadeof,hisandminearethesame。這句話,在一次投票中榮膺人們最喜歡的情話)我們無法想像希刺克裏夫忍受了多大的折磨才将自己鍛造爲“文明人”,在我看來,這種鍛造甚至是艱辛的。無論是19世紀的英國,亦或是宣揚“美國夢”,在夢想面前人人平等,更是今天的中國。無形的“階級”依然存在,突破這種階級的天然存在着實不易。更加讓人倍感驚悚的便是凱瑟琳很早便已過世,希刺克裏夫卻一直堅持着他的複仇,凱瑟琳的靈魂獨自在荒野飄蕩和哭泣了20年,無法安息,無法永眠。
上一篇:《暮鼓晨钟》读后感200字
下一篇:《赌注》读后感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