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红楼梦》有感
kittenchen
2021-12-11 00:44:41
0次
紅樓夢讀後感(一)
在這個周末,我把《紅樓夢》這部古典名着粗略地讀了幾遍,一部中華公認的鴻篇巨着,讓千百萬人研究探讨的文學作品,就着這樣讓我草草的讀完了。
《紅樓夢》是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隻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堕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僞、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與其說它是一部小說,倒不如說它是一部包羅萬象的明清曆史畫卷。
在《紅樓夢》中,我認爲林黛玉最爲悲慘,林黛玉雖爲“主子姑娘”,卻又被稱爲“小肚雞腸”,但她除了一顆癡心外别無其他。對于她和賈寶玉的愛情悲劇,我認爲重要因素是:林黛玉的清高個性,她的清高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洽”,她的自卑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黛玉是這樣的可憐,然而寶钗是那樣的無情。寶钗,堂堂公侯之女,堂堂千金大小姐,竟頂别人之名嫁給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難道她不明白當寶玉掀開紅蓋頭之後,發現林妹妹變成了寶姐姐便會大失所望,便會把她冰在那兒,不再理會,這會叫她情何所堪。也許她根本沒想到原本一個“任是無情也動人”,也會落個獨守空閨的下場。
當我合上《紅樓夢》後,不禁感歎:“真是說不盡紅樓夢,道不盡紅樓夢,每閱一回《紅樓夢》,便多生一種人生的情懷。”
紅樓夢讀後感(二)
這個寒假中,我閱讀了我國四大名着之一的《紅樓夢》,書中人物的塑造、刻畫生動: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賈寶玉,風風火火的王熙鳳,心胸寬廣的薛寶钗特别是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是那麽深入人心,可以讓人爲之研究一生。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每當我讀到多愁善感的黛玉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一定是“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她令我産生了無比的憐愛。她,無論是自己的離别仇恨,自己的傷心往事,還是草木枯榮,四季更替。她都會黯然淚下。也許她真如書中所寫的绛珠草,來到世間“還淚”一般。她切實地向人們顯示了那水一般的柔腸,她對于一切世間的醜陋、難堪,就隻能是暗自落淚,這不禁讓人覺得她有那麽點“窩囊”,當然,這詞兒并不怎麽适合她。哎,黛玉真叫我又愛又恨啊!
相對于書中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他雖不是女孩,但一樣是那麽細膩柔腸。他與那些靈氣、清秀的女孩相差無幾,寶玉厭惡他人“男尊女卑”的思想,他對丫環毫不歧視,反而他會挺起胸膛保護她們,憐愛她們當寶玉得知無力幫助她們時,他傷心欲絕。當他失去迎春、晴雯、黛玉時,他比任何人都想挽回這一切,但是他追求完美,他追求獨道的美!内心的美,行爲的美,在他身上散發着一種别人沒有的美。他不是一位女子,但他更像一位願意拯救那些女子“美”的勇士。與其他兩相比,薛寶钗那寬豁開朗的胸襟無疑讓人産生敬佩之情。而心狠手辣的王熙鳳恰恰相反,心胸狹窄,貪财,潑辣讓人發指!
《紅樓夢》,真不愧是四大名着之一,果然内藏真經,對情節的描述蕩氣回腸,對人物的刻畫細緻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管誰看了都會像我一樣愛不釋手的!
紅樓夢讀後感(三)
今天,媽媽介紹了一本書給我。它就是聞名古今中外的《紅樓夢》。它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
在這本書中,薛寶钗、襲人等是《紅樓夢》的主線人物,賈寶玉、林黛玉兩人的悲劇貫穿始終。由多情潇灑的寶玉,嬌嫩多病的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賈府,漸漸與公子賈寶玉相戀,本來這是一段美好的姻緣,但卻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了帶有黃金鎖的薛寶钗,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的故事。
我認爲《紅樓夢》這本名著很感人。看了它,我還真懂得了不少道理,也時常投入不已。我覺得,當時的賈府很奢侈,賈府的賈母有權有勢,說話也很有分量,賈府上下全都得聽她的。但她特别疼愛賈寶玉,把他當作掌上明珠。雖然賈母非常疼愛賈寶玉,但我并不是十分喜歡他。我覺得賈寶玉這個人物有點“玩世不恭”的意味。輕佻,頑劣,屢教不改,這些詞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當然,最後他也在離開黛玉的巨大悲痛中醒悟了過來,一改自己平日任性妄爲的作風我倒是喜歡賈寶玉的表妹林黛玉。她雖然愛哭,但很卻有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很談得來,經常一起玩耍,兩人是青梅竹馬,十分要好。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樣樣精通的小女孩,愛好很廣泛,讀書、畫畫,彈鋼琴、辦小報……我也有些愛哭,有時家人說說我的不是,呵!我的“金豆豆”就咕噜噜地滾了一地。不過,這些應該改正,作爲現代的孩子,我覺得我們要堅強些,不要像林黛玉那樣動不動就暗自垂淚。我覺得,林黛玉在我心裏是《紅樓夢》裏最喜歡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自從我看了《紅樓夢》以後就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寫出這麽好的作品,能把裏面的人物寫得那麽栩栩如生,說明他的寫作功底十分深厚,裏面的人物個個好像就站在我面前,同我說話似的。我要向他學習寫作的方法,把寫文章的基本功打紮實,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紅樓夢讀後感(四)
張愛玲說過,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鲥魚多刺,三恨紅樓未完。
在父親的幫助下,有幸我拜讀了《紅樓夢》。雖然不甚了解,但依然感到了震撼。
《紅樓夢》作爲四大名着之一,國人對它的熟知度很高,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幾句紅樓中的詞句和故事章節,甚至還有不少的學者專門去研究它,稱之爲“紅學”。然而,除了那些“紅學”專家,認真讀完紅樓的,又有幾人?多少人又是爲了附庸風雅而對紅樓趨之若鹜?
最近關于《紅樓夢》的消息很多,從翻拍經典到劉心武續寫紅樓,漫天的新聞鋪天蓋地,我們不禁要問,紅樓惹誰了?曹雪芹慘淡經營數十年的紅樓,一時間變成了大袏蕵烽e談點,這樣對待一個文化經典之作,是不是對它的一種踐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