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现代汉语解读】
兵,是不祥的东西,天地可能很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轻易使用它。君子以居左边为尊重,而用兵则以右边为尊贵。所以,兵者不是君子的工具,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用它。把锋利的武器遮盖起来才是正确的,不要赞美它。如果赞美这些武器,就是喜欢杀人。这种喜欢杀人的人,不可能统领天下做领导者。所以喜事以左边为尊,丧事以右边为上。因此在部队打仗列队时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说是按办丧礼的方法排列。杀人多了,要为死者悲哀哭泣。战胜了,按丧礼的仪式办理。
【延伸解读】
这是老子对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者说的,而不是对军事将领说的。一个领导者要深深地明白,不能以炫耀武力为荣,军事斗争只是政治斗争的延续,当一切外交努力都无效之后,军事斗争才是最后的手段。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年代,国君们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因此他感觉特别深刻。这一篇是老子对于战争的态度。
中国古人认为左为阳升,右为阴降。阳为主,阴为从,因此左边尊贵。这一句老子用来说明用兵与正常的循序、观念是相反的。所以君子并轻易用兵,不得已才用的,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用兵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说“兵者不祥之器也”。现代企业经营中,有些企业只重视销售,几乎把公司的所有资源都用在销售上,在生产管理与产品研发上投入资源不足。在市场上大打销售战,扩张很快,但一遇到挫折,公司后继乏力,可能很快就倒闭。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铦,锋利的兵器。袭,遮盖起来。
老子在这里认为,战争是因为君王的德行还不足以感化对手,这是一件不得以而为之的事情。这是一件不祥的事情,因为战争本身会死很多人,所以战争的仪式如丧礼一样。要对双方战死的士兵悲泣,战胜了也不应该庆功,而是按丧礼处理,以对牺牲将士的哀悼。
在国家层面,应该尽量减少冲突,发展自己,以德行感化天下,以自己的实力说话。在公司经营层面也是如此,发展自己的实力,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少打价格战、营销战。家族生活更是如此,家族争端一般都起于鸡毛蒜皮的事,不能因小失大。
春秋时期的君主们好战,而老子是反对战争的,所以他的理论也吃不开。我们常说,春秋无义战,可以说,整个春秋时期君主们的杀伐凌辱没有一件事是正当的,都是一种欺凌。老子反对战争,从战争的礼仪描述中看到了他的态度。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必须先用政治、外交,如果这样能够达到目的更好。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当其它手段都用尽之后,战争是最后的原则。
老子的说法是对的,我们现在也正这么做,所以王毅外长特别忙。当然有些国家习惯于恩威并施,习惯于胡萝卜加大棒,现在甚至利用既有的地位,胡萝卜都不使用,直接使用大棒,哪里不爽打哪里?效果如何?大家拭目以待。
上一篇:《活着》读后感摘抄
下一篇:读书笔记-《富爸爸,穷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