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小孩子#
kittenchen
2021-12-10 23:16:54
0

  汤姆·佩罗塔(Tom Perrotta),美国畅销小说作家,擅长以冷静、准确、简洁、残忍又不失幽默感的笔触描写现实生活。另著有《乔·柯律治》《竞选》《如愿骨》和《糟糕发型》。其中《竞选》和《小孩子》均已拍摄同名好莱坞电影,获得极大反响。作者同时也参与电影的编剧。由《小孩子》改编的电影(引进碟名《身为人母》)曾获当年旧金山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及改编剧本奖,并获第79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三个奖项提名。

小孩子

  出于偶然看完的一本书,之前并没有听说过,甚至在百度百科上搜索这本书,相关内容也是寥寥数语。也许是一本比较冷门的书。

  书名是小孩子,内容却是大人的故事,也许里面的主要人物都是有小孩子的父亲母亲,所以以此命名。

  夏天的故事。游泳池、野餐、阳光、大雨倾盆,全是夏天的元素。场景不停切换,同时讲述多个家庭多个人的故事,情感线,没有任何一个角色让人有先入为主的感觉。

  莎拉的故事,一个感情经历乏善可陈、摇摆不定的双性恋者和女权主义者,不太合格的母亲,丈夫理查德事业成功,却终日沉迷于成人网站(这一点是莎拉后来才发现的),曾经的莎拉,也是一个光鲜亮丽的独立女性,后来,星巴克咖啡馆营业员,再到现在的家庭主妇。生活里有很多压抑的成分,比如丈夫理查德,比如不得不斡旋其中的“妈妈社交圈”,比如露西等等,或多或少对她后来生活轨道的偏离起到助推的作用。某天在体育场遇见带着儿子的全职爸爸托德,打赌式的拥抱和吻打开故事的闸门,到后来的出轨以及计划逃离。

  托德,两次律考的失败者,英俊的全职家庭主夫,是郊区主妇们白日梦的对象。也许在托德生命中的其他任何时候,他都不会看莎拉两次,但现在,或许是在婚姻中的麻木、冷淡和生活中乏味惯性的推动之下,托德和莎拉似乎有了共鸣。

  从莎拉和托德向外扩展,又讲述了其他人的故事。莎拉的丈夫理查德,事业成功然后有一些怪癖,莎拉讨厌的玛丽安,自以为正确地生活着,托德的妻子凯西,有让人羡慕的外貌,半理想半妥协的工作等等等等,被镇上的人称为“变态”的罗尼,略有些极端的退休警察拉里,这些人的人格都是不完美的,在生活里有各种各样的压抑不满挣扎,或遍体鳞伤麻木妥协,或赴汤蹈火与世界为敌。当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有孩子,可能这就是题目的缘由。

  很感动于罗尼的妈妈临终前与侮辱罗尼的人拼命,留下字条让罗尼做个好孩子,罗尼本进入无人管束的快感中,可母亲的离去还是把他的生活抽走了大半,失落追悔,最终一句妈妈对不起我做不到。

  故事的结局有点出人意料又有点开放式,理查德在莎拉决定私奔的晚上电话告知莎拉要和她离婚,莎拉无奈之下只能带着无人照看的露西来到了和托德约定的运动场,遇到了因失去母亲心中苦恼无人倾诉的罗尼,还有被愧疚支配的拉里,心情烦躁的玛丽安,理查德离开了家却被滑板少年吸引上了滑板高空翻转被送到了医院,并没有来到与莎拉约定好运动场。莎拉最后欲言又止地回味短暂的幸福,相信自己有点与众不同,相信自己是这个爱情故事里会有美好结局的幸运儿。

  也许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工智能》读后感--人工智能... 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
《货币战争》读后感 我春节期间就翻了这一本书。这本是一个在美国两房工作过的华人写的,是一本颇难定位的书,至少经济学家不认...
《加尔文与商业》读书笔记:“救... 701,圣经的经济计划中最神奇、最能使人确立信心的一点在于赎回、救赎(Redemption)概念不仅...
《培根随笔》读后感之《谈美》 "美"分为:外在美――美貌,内在美――美德。有句谚语:"Virtue is fairer far t...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1000字... 《孤独六讲》是蒋勋先生写的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
《超越智商》读书笔记 文明从未健康地发展过,如果没有大量可靠的真实信息,文明不可能得以健康发展。如果受到错误信念这一恶疾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及摘抄...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及摘抄感悟1000字1、原文摘要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自我实现的语言。意思是,...
《人工智能》读后感:人工智能已... 自从谷歌研发的阿尔法狗(AlphaGo)对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并最终以4:1取胜,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
读书笔记‖《狂人日记》读后感 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我这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真的是晦涩难懂,如同嚼蜡。可名作就是如此,不然何以...
《复兴之路》读后感读书笔记(精... 《复兴之路》读后感读书笔记1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遭受了难以细说的屈辱。尽管孙中山先生向国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