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美丽新世界》
kittenchen
2021-12-11 01:17:31
0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写道:“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读书笔记 | 《美丽新世界》

  虽然赫胥黎说“一九八四”只是人类历史的某一个阶段,“美丽新世界”才具有终极的意义。而如今的现状也似乎正在印证着赫胥黎的预言。但在我看来,无论是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殊途同归,描绘的都是精英统治的所谓稳定的社会模式,最终都走向极权主义的末路。一九八四中集权者为了保留权利而选择低效生产,而新世界中的主宰者为了盲目追求高效而舍弃个人自由和创造性,甚至小心翼翼地为科技套上缰绳,使科技只为权利和效率服务。新世界是一九八四的进阶版,利用科技和多学科领域知识从无意识领域影响人的意识形态,最终掌握权利。

  Brave New Wrld这个书名是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米兰达的一句话语:“啊,美丽的新世界,有这么出色的任务。”赫胥黎将这个词赋予了新的含义,包含了更多的贬义。

  在新世界中,人按照阶层高低被划分为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艾普斯隆五种人群。但无论是何种阶层,他们都是“幸福”的,他们的幸福是主宰者为了追求社会稳定而牺牲了艺术和科学获得的。新世界的人们从培养器皿中出生,从小便接受巴甫洛夫的睡眠教育。将国家暗示的思想灌输给婴孩,使人们能一辈子秉承这些思想。

  主宰者倡导集体,而非个体。对人们教育“当个体感知时,集体就会动摇”。并且,主宰者倡导每个人抛弃父母观念,反对长久感情关系,提倡无拘无束的进行性交,并且提倡服用Soma(苏摩,一种化学药品,类似毒品能够得到立即的欢乐却没有副作用)得到幸福。

  新世界的主宰者认为,没有愉快的恶习,就没有安稳的社会。因此,鼓励人们娱乐至死,幸福快乐就是至善。“事实上,比起痛苦的过度补偿,幸福看上去总是很猥琐。当然,稳定没有动荡那么壮观。得到满足当然比不上与不幸进行搏斗那么令人心醉神迷,也不像与诱惑进行斗争或由于激情或困惑而遭到致命的打击那么动人心魄。幸福从来就不是宏伟壮丽的。”

  这让我想起《发橙条》中的一段:“不需要让青少年有判断力和批判力。只要给他们汽车摩托、美丽的明星、 刺激的音乐、流行的服饰,以及对同伴的竞争意识就行了。 无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力,根植他们服从指导者命令的服从心。让他们对批判国家、社会和领袖抱着一种憎恶。让他们深信那是少数派和异端者的罪恶,让他们认为想法和大家不同的就是国家敌人。”

  然而,在因地理气候问题无法进行“文明开发”的野人保护区,这里有个体、有父母关系、有宗教与艺术...作为野人的约翰来到了新世界,他拒绝服用苏摩,即使苏摩能够使不幸不复存在、使痛苦成为幻觉。“我不要舒适。我要上帝,我要诗歌,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美好,我要罪恶,我要不幸福的权利。还有变老、变丑、变得性无能的权利,患上梅毒和癌症的权利,吃不饱的权利,肮脏的权利,总是生活在对明天的忧虑中的权利,患上伤寒的权利,受各种难以言状的痛苦折磨的权利。”“我愿意接受这一切。”约翰以自虐的方式寻找精神救赎,他向苦行僧般生活,拥有自身信仰、艺术追求和个体自由。

  正如豆瓣评论@THE BAT 所言:

  有人说,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这话我信;但如果有人说,多一个人读赫胥黎,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这话我却深表怀疑。对抗奥威尔的世界,我们只需要激发自己作为人的本性即可,对饱暖、性爱和自由的欲望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激发;而对抗赫胥黎的世界,却需要我们用深刻的理性去对抗浅薄的本性,这比前者要痛苦和困难得多。我们有什么理由阻止人们及时行乐呢?

  赫胥黎在写完《美丽新世界》后反思道,“一个社会,如果多数成员不能保持清醒,不在乎当下,不关心近在咫尺的未来,而把多数时间花在其他的地方——只关心无关紧要的运动和肥皂剧——那么这个社会很难抵御操控着的入侵。”“一九八四”的时代在人们的抗争中即将过去,“美丽新世界”的时代却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正在悄然而至,也许手里拿着的智能手机就是野心家的帮凶。我们不能做什么,除了保持警惕,警惕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衰减;警惕权力对自由的剥夺,哪怕是追求痛苦和不幸的自由。

  社会最佳的人口数字以冰山为模型——九分之八的人在水平线下,九分之一的人在水平线上。“由阿尔法组成的社会一定是动荡和悲惨的社会。倘若让一个接受阿尔法试管培育和教育的人做半痴半呆的艾普斯隆做的工作,他会发疯的。”水平线上的人能够完全实现社会化,其前提是下层人士能够做出一定的牺牲,然而这些水平线下的人并不会觉得那是一种牺牲,他们从潜意识里便遵循了命运的轨迹,他们的命运刻在瓶中,一个看不见的按照胚胎期和婴幼儿时期的固定模式行事的瓶子里。

  野人对主宰者说道:“你已经消灭了它们。是,这就是你们的作风。把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消灭掉,而不是学会忍受它。是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飞箭流石,还是挺身反抗人世的天涯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但你们两样都不会去做,既不会去忍受,也不会去反抗,你们只是把飞箭和流石一笔勾销了,这太简单了。你们需要的是含泪去改变,这里没有什么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弗罗姆博士:“我们当代西方社会,虽然在物质思想和政治层面都有了进步,但越来越不利于精神健康,而且会戕害个体内心的安全感、幸福感、理性思考和爱的能力。它会将人们变成一台自动机器,由于人性的缺陷,人们的精神疾病日益严重,在疯狂的工作和追求所谓的快乐的背后,隐藏着绝望。”

  在进化过程中,大自然不厌其烦的让每个个体各不相同,我们个我们每个人在身体上,精神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文化为了效率,或者奉献政治理念或宗教的教条为名,都会试图将个人标准化,做出有违生物本能的暴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兄弟》读后感 壹初次阅读余华的作品,是《活着》,当时五年级的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虐”到了,这一次,我看到...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及其读后... 一、缘起读何勤华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学史》,何先生给中国每个朝代的法学家立传,介绍其法学思想。我就想,...
破毁铁屋的希望 ——《呐喊》读... 01“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
《逍遥法外》读后感 之前一直看贺卫方老师零散发表的文章或者与他人合著的书,这一次决定看一本贺老师的著作。这一本《逍遥法外...
读书笔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心情是沉重的,但感觉转瞬即逝,这是我从小练就的过目即忘的本领,哈哈。所以用...
《利维坦》读书笔记 我在之前小组汇报时主要负责的部分是介绍霍布斯,以及对《利维坦》这本书进行简介,后来对这本书第二部分“...
《小说写作教程》读书笔记300... 传统文学创作理论与当代读者需求的脱节这是一个很大的标题,自己心知肚明,现在还没有能力写完它。毕竟最起...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后感 摘录1: 既然人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有规律的内容能...
青春随想_1200字作文 很久以前便看过这部片子了,那是只是觉着搞笑,如今大不相同的是:我是笑着哭的——当我失去我一个又一个小...
《龟兔赛跑》读后感_500字作...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只骄傲的兔子,自认为跑步最快,对面有一只老实的乌龟,他跑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