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kittenchen
2021-12-11 01:18:58
0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心情是沉重的,但感觉转瞬即逝,这是我从小练就的过目即忘的本领,哈哈。所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不辜负这经典文学作品和我阅读的光阴。

读书笔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这是一个少女的妈妈W推荐的。W从事HR,管理起来颇有章法。初高中女孩情窦初开,最易受到成熟男性的吸引。未雨绸缪,W不动声色、恰逢其时的推荐阅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给女儿。作家娓娓道来展开的世界使其身临其境,体验到主人公的酸甜苦辣,又可以跳出来,以局外人的视角悲悯地观察主人公的遭遇。结果她女儿读过后说,女主人公太惨了。有了这个体验,日后面对大叔时会多一份警惕,多一份自我保护,W的教育目的也不知不觉达到。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在维也纳大学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一战后在莎尔茨堡的一间山间别墅居住。2017年去欧洲游时到过维也纳和莎尔茨堡,主要了解的人物是茜茜公主的生平。现在回忆起曾经徜徉在茨威格曾经生活过的土地,涌起亲近的感觉。经典作品历经岁月洗礼仍然魅力不减,仿佛可以跨越时空和作者、和主人公对话交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女子在弥留之际,在她死去的孩子身旁,写下了一封凄婉的长信,向作家R诉说了她潜隐一生的激情爱恋和情感痛苦。一个郁郁寡欢的小姑娘被潇洒风流的男主唤醒并沉沦,走向死亡的故事。女主内心刻画细腻,从麻木到希望、痴迷、痛苦和绝望,但不放弃不怨愤,完美演绎了“我爱你,却与你无关”。

  一个瘦小未发育、腼腆又胆怯的女孩子,和寡母生活在阴郁穷酸中,周遭都是同样贫困粗野的邻居,仿佛在蒙着灰尘、布满珠网、散发着霉味的地窖中,对生活毫无期望。13岁那年忽然通过邻居一位作家先生的入住,开启了窥探另一种生活的缝隙。尚未谋面的作家有仆人,富藏书和艺术品,仿佛身上围着一圈灵光,一道富贵、奇特和神秘的光华。

  如果开始是物质的巨大差异吸引了注意和好奇心,后来单身作家R先生的温存儒雅、轻快生动、标致潇洒、风流倜傥把小姑娘从沉闷的生活中唤醒、使女主彻底沦陷。小姑娘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是个热情洋溢、逍遥自在、沉湎于玩乐和寻花问柳的年轻人,同时在事业上又是十分严肃、责任心强、学识渊博、修养有素的人。这种光明的和阴暗的,隐蔽的两面性着魔似的吸引住这个十三岁的姑娘,也开始一生的暗恋苦恋绝恋。

  多年前我看过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电影,没有什么印象了,只记得王家卫似的昏黄的,阴郁的慢镜头,灰尘,老房子,华丽的服装,谨慎的管家,从一个孩子的侧耳倾听,从一个孩子的眼睛,通过门上小小的黄铜窥视孔,恍惚地展现男主的生活片段,在孩子的心中重组构建出男主声色犬马、寻欢作乐和风流四溢的生活。

  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心中满满都是新来的爱人,对外界和母亲毫不关心。因为拼命隐瞒心中的爱恋,畸形的爱更加疯长,占据了整个灵魂,把自己献在祭坛。即使母亲再嫁后经济优越,脱离了旧时贫困忧郁的生活。但女主自动自觉地隔绝其他的交流和爱、如母女之爱,继父之爱、同龄人的爱慕。自我放逐,自我折磨,把自己埋在晦暗的、寂寞的世界,只愿在想象有他的世界里感到幸福和快乐。

  爱是双刃剑,使人奋进也可以使人堕落。女主开始注重学习和外表。女大十八变,妙龄女郎逐渐变得美貌独立,但精神世界仍然陷在黄铜窥视孔里的世界中不愿逃脱。

  18岁女主脱离富裕的继父和母亲,又争取回到维也纳,第一站就夜晚乘电车到曾经居住的地方,在楼房外看到作家R家窗户透出昏黄温暖的光,女主徘徊在落叶,细雨中。屋内的温暖光亮和屋外的凄风细雨对比强烈,使人不甚唏嘘,世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您身边,而你不知道我爱您。

  女主对作家R的爱恋,也从少时惶恐不安的爱恋,渐渐转变为成熟女性情欲的爱恋。几番徘徊,终于获得三夜恩宠。对,是恩宠,自卑的爱是低到尘埃里仍然开出艳丽的花取悦对方,在牺牲奉献中得到满足和幸福喜悦,所有的辛苦不堪期待绝望痛苦都算不了什么,因为爱的就是感情炽烈,生性健忘,一见倾心,爱不忠诚的您。

  销魂荡魄的三夜珠胎暗结,男主已把心甘情愿祭献的女主抛却脑后,而倔强的女主无法和他倾诉,因为爱在心中呐喊,她怕炽热的爱会吓着他,给他负担,因为在她心里知道他可以和别人共幸福,而不愿和人共患难。

读书笔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另一个链接着男主的生命在身体内生长,女主未婚先孕,瞒着家人,在恶劣的环境下分娩的日子里充满恐惧和烦恼。痛苦的时候即使埋怨上帝,也不埋怨男主,即使事先知道要受的苦,也愿意再进一次,再进一千次!

  为了抚养孩子,给孩子优越的生活和教育,女主做多人的情人,但拒绝婚姻,以保证自己是自由的,随时等待男主的召唤。又一次在舞厅邂逅,男主娴熟的勾搭和示意,女主立刻抛下一切跟出去。时隔十多年后,重又踏上这楼梯,女主双重的感觉,既感到流去的岁月,又感觉到现时的光阴,而这所有一切的中心都是作家R。

  后来孩子生病死了,女主和世界生动的联系残酷地断了,仅剩若有若无,从没有从心看见她的作家R。女主的生活失去了意义,没有了等待的勇气,甚至因为男主的遗忘,女主对自己的离去不会引起男主的痛苦而让女主感到轻松。她把自己一生的爱恋诉诸笔端,活着不愿亵渎内心高贵的爱情,不愿把沉重加给男主,死后才把信送给男主。

  女主在18岁重逢男主,只因共度良宵后男主随性从桌上花瓶中的白玫瑰,每年男主生日时,女主总会差人送上鲜花白玫瑰。内心无比渴望男主能够想起多年前邻居家的小女孩和现在的自己,看到她独一无二,忠贞不渝的爱。但男主从不打听她的事情,甚至姓名和住处,她不过是众多春风一度女人中的一个,无关灵魂,只关肉体欢愉。女主在信中盼望此后活在他的心中,每年男主生日的这天,一年只要一天,像每年她送他的白玫瑰一样得到他的供养。

  男主从女主的世界走过,如同踏过河边,如同踏过石头,女主的生活对于男主来说是生疏的,没有一句话,没有一行字,没有一点回忆。作家R颤抖着放下信,模糊地想起一位姑娘,一位夜总会的女人,朦胧不清,飘忽无形,如薄雾如潮水,涌上来又淡下去。目光触到书桌上空着的蓝花瓶,多年来生日的时候第一次是空的,悚然一怔:感到另一个世界,一次死亡,不朽的爱情,开始思念那个看不见的女人,没有实体,充满激情,犹如远方的音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兄弟》读后感 壹初次阅读余华的作品,是《活着》,当时五年级的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虐”到了,这一次,我看到...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及其读后... 一、缘起读何勤华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学史》,何先生给中国每个朝代的法学家立传,介绍其法学思想。我就想,...
破毁铁屋的希望 ——《呐喊》读... 01“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
《逍遥法外》读后感 之前一直看贺卫方老师零散发表的文章或者与他人合著的书,这一次决定看一本贺老师的著作。这一本《逍遥法外...
读书笔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心情是沉重的,但感觉转瞬即逝,这是我从小练就的过目即忘的本领,哈哈。所以用...
《利维坦》读书笔记 我在之前小组汇报时主要负责的部分是介绍霍布斯,以及对《利维坦》这本书进行简介,后来对这本书第二部分“...
《小说写作教程》读书笔记300... 传统文学创作理论与当代读者需求的脱节这是一个很大的标题,自己心知肚明,现在还没有能力写完它。毕竟最起...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后感 摘录1: 既然人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有规律的内容能...
青春随想_1200字作文 很久以前便看过这部片子了,那是只是觉着搞笑,如今大不相同的是:我是笑着哭的——当我失去我一个又一个小...
《龟兔赛跑》读后感_500字作...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只骄傲的兔子,自认为跑步最快,对面有一只老实的乌龟,他跑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