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为理想的另一半列出长长的标准清单,日子愈久,愈发觉得知音难求,此前的条条框框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瓦解。或许我们很难跟别人解释为什么会偏执地喜欢那一类人,人群中的他不一定是最吸引眼球的,却唯独能够在你眼中闪烁,让周遭事物都成了模糊的背景。
我理想中的爱情大概是,遇到的那个人,是发光的,他身上有我能识别的闪光点。我相信一见钟情,而且我觉得喜欢很重要,只有喜欢,才能一起走过很长的路,不管路上有多少艰难。
“为什么,我不是恳求你不要背叛小朋吗?”雪绘的眼中含着泪水。
“不是已经落幕了吗?”高之站起身向前走去。走出别墅时,他感觉有人在看着自己,回过头来却发现身后空无一人。
八月份荐读的书是东野圭吾的《假面山庄》,读完之后心情还是蛮沉重的。透过面具窥视人心,当我再次写下上面那段话时,我不禁疑惑:爱一个人究竟有多少可能?
森崎制药社长森崎伸彦的女儿朋美,在婚礼前夕独自驾车坠下悬崖身亡。警方调查结果是意外。女儿去世后的三个月,伸彦夫妇邀请包括朋美未婚夫高之在内的亲朋好友到他们的临湖别墅参加聚会。
故事就此展开。
聚会中,两名绑匪闯入,表妹雪绘离奇“死亡”,有限时间空间内的意外,使得整部小说情节交错而高潮迭起。对朋美死因讨论的这根主线,又将各个看似孤立的事件串联起来。一次次以为接近事实真相,剧情又一次次跌宕反转。朋美之死是全书的核心,尽管警方将车祸认定为意外,但朋美的父母和参加聚会的所有人,都不相信这个结论。
正当所有人都聚焦在朋美死因的讨论上,朋美的表妹雪绘又离奇“死亡”。雪绘是否是杀害朋美的凶手?“杀死”雪绘的凶手又是谁?是闯入别墅的绑匪,是喜欢雪绘的木户?是怀疑雪绘杀死女儿、而为女儿复仇的伸彦夫妇,还是朋美的哥哥利明?
刚看完第一章节的时候,我内心认定的凶手是雪绘。
雪绘“死亡”后,她所写的朋美死亡当天的日记也离奇消失,使所有事情更加扑朔迷离。雪绘“死亡”和朋美之死是否有关联?如果朋美死于他杀,谁又有杀害朋美的动机呢?是想借助朋美之死写书出名的好友桂子,是喜欢朋美未婚夫的雪绘,还是朋美的未婚夫高之本人呢?
到第四章节,我内心认定的凶手是思维缜密的桂子。
人生如戏,人人都可以戴着假面伪装自己,而唯有内心,不会说谎。直到结尾处,当我知晓凶手是朋美的未婚夫高之后,心里一阵揪心的痛。朋美之死,其实死于心死。
朋美和高之因为一场车祸结缘。从小学习芭蕾舞的朋美因为和高之的车追尾,失去了左脚。就在她心灰意冷准备结束自己生命之时,高之炽热的爱重新点燃了她对生活的希望。我愿意相信那时候的高之,真的是因为爱和朋美在一起的,而不是因为她是森崎制药社长森崎伸彦的富家千金。
朋美接受了高之的求婚,对朋美来说“那是一段玫瑰色的幸福日子,在湖畔的教堂举行婚礼这一儿时梦想也即将实现”。此后朋美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婚礼准备之中。然而就在婚礼前夕,朋美却开车冲向悬崖身亡,于是回到故事开头。
婚礼前夕,朋美来到教堂,为婚礼做最后的准备,她在教堂附近和表妹雪绘见了面。平时朋美因为痛经会随身携带止痛药,就在朋美拿出止痛药准备吃下去的瞬间,和朋美吃一样止痛药的雪绘吃惊地发现,止痛药被调了包,尽管外形确实很像。
雪绘告诉朋美,聪明的朋美立刻就明白了一切。当前段时间她发现高之看雪绘的眼神时,就已知道高之的心已不再完全属于她。但是,朋美仍然把全部的信任和爱给了高之。
高之喜欢上了雪绘,但他无法抵制朋美家族带给他财富的诱惑,他也知道即使离开朋美,作为表妹的雪绘也不会接受他。高之在朋美开车出门前—刻—将她的止痛药换成了安眠药。雪绘告诉朋美药被调换的时候,朋美的心,碎了一地。
几个小时后,朋美的车坠入悬崖。目击证人看到,朋美的车在掉进悬崖前,曾在事发地点停下过,朋美一度停了车,然后再朝悬崖开去……
朋美停下车的那几分钟内想的什么,这一切或许我们都无从知晓。朋美的父亲说:“那孩子太可怜了,对她来说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却想杀死她。那孩子知道后该有多么震惊,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
朋美没有吃盒子里的安眠药,她自己把车开下了悬崖。为了免除高之的嫌疑,更为了不让高之此后生活在愧疚悔恨之中,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时刻,朋美把雪绘给她的止痛药放进了药盒里,使得一切看起来似乎真的只是一场意外而已。
最后一幕,高之用手掐着申彦脖子想要取其性命的时候,灯光开启,包括雪绘、绑匪还有警察在内的所有人都看着高之。原来他们共同策划了一场戏,目的就是为了证明高之对朋美的杀意。
真相揭露之时,所有人都出奇的平静,没有发疯般地质问,没有撕心裂肺地哭诉。或许早已料到这样的结局,当真相扑面而来的时候,他们觉得已经对得起女儿那份深深的爱。
上一篇:《论中国》读后感1500字
下一篇:《我不》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