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读了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后,我深有感触。《名人传》讲述的是意大利雕刻家米开朗琪罗、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面对种种磨难,不愿屈服,向命运挑战,最终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伟人。
这三位伟人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音乐天才贝多芬。热爱音乐的贝多芬经历了痛苦的童年,抱着对音乐火一般的热情艰苦奋斗。当他正沉浸在音乐为他带来的快乐中时,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晴天霹雳般降临在他头上——贝多芬意识到自己的听觉上的障碍已无法治愈了!然而这样的困难却没有让他向命运屈服,经历了无数磨难,贝多芬终于写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流传后世。
这让我想到了5岁就瘫痪的张海迪。大半身瘫痪的她无法上学,只有在家里自学。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到农村给孩子当起老师。后来她还自学多门外语。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写了诸多著名作品,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位21岁就开始坐在轮椅上的伟大科学家——霍金。他的贡献是他在长达20年被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的。我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
2008年中国残奥会上,我看到了残疾运动员们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他们为了证明自己即使残疾也还是可以有所成就、为国家作出贡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懈与身体上的残疾作斗争,最终站在了世界的竞技场上展现自己。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残疾人们给我们的启示数不胜收。看吧,就连那些在身体上有缺陷的人们都没有放弃希望,那我们这些正常人为什么不对生活充满希望,坚持不懈地与困难作斗争呢?
【第2篇】
翻开《名人传》,罗曼·罗兰先生饱含深情的笔韵,萦绕在我们面前。《名人传》中人物的生平,无不是一种长期的殉难。悲惨的命运将他们的灵魂在肉体和精神的痛楚中锤炼,在不幸中于疾病的砧石上锻造。他们因苦难而而成就伟大。这些伟大的灵魂从未抱怨过自己的不幸,他们有着人类最优秀的品格。这段话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段,罗曼·罗曼的这段话,把整本书记述的人物们,做了个再完美不过的诠释。英雄的气息使人们记住了《名人传》,也让我沉醉于这些传记之中,用心去了解名人们,了解英雄们!
让我们一起重温英雄们的精神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贝多芬传,坚强纯洁的他勇敢坚定的活下去。他的人生好似一个雷雨天。最初是一个清新明朗的早晨,仅有几丝懒洋洋的清风。但在这静止的空气中,早已暗含着一种危险,一种噩兆。突然间,庞大的阴影卷过;雷声隆隆悲吼:寂静中有夹杂着恐怖的响声,狂风怒吼。这就是英雄贝多芬的人生,他仿佛是悲伤的典型,世界拒绝给他一点欢乐,而他却创造欢乐来回报世界!他坚强的毅力是任何人不可比拟的。
相比之下我们的苦难是多么渺小。佛说人生下就是来受苦的,而贝多芬的一生就一直在接受磨难折磨。他的每次磨难对他来说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是精神毅力的磨练,我佩服他,敬重他!
苦,这个字在我读过《名人传》后,它不再是狭义的磨难,而是代表一份精神一种接受苦品味苦的毅力!作为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我感到无比幸运。我没有一个会逼疯我的父亲,一个病怏怏的身体我拥有的太多太多,爱我的家人,良好的学习环境,健康的身体苦难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我是如此的幸福。与贝多芬伟大的英雄精神相差甚远,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即使身处不幸,也要有毅力坚定的与命运抗争,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们周围的空气沉重压抑。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摆脱束缚,去用气息感受英雄,一位不幸的英雄。一个不幸的,贫穷,残疾,孤独,有痛苦造的人,世界不给他快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了已成为一切应用和心灵的言:用痛苦还来欢迎是扼住命运的勇气支持者贝多芬!正是拥有这些精神力量,是他越过了无数痛苦!达到人生最高尚的领悟。
我敬重贝多芬先生,向他学习那伟大的精神,也许我成为不了一名英雄。但在我的心中,目标就是那位英雄,贝多芬!
【第3篇】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在字典中被诠释为才能勇武过人的人,具有英雄品质的人,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而《名人传》中的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屈服
——贝多芬
他的笑是一个不习惯欢乐的笑。
他是阴郁的,患着一种无法医治的忧伤。
他不曾拥有家庭的温暖,从小背负着养家糊口的命运。
他没有钱,甚至没有健康的体魄,正常的听力。
可贵的是他有高贵的灵魂与音乐的天赋。
可悲的是他的傲岸而自由不羁从不讨人喜欢。
可怜的是他必须竭尽全力把自己的才华与人们的喜好相投。
可笑的是他的音乐被称为迂腐,政治下已无所谓的艺术。
可叹的是他无论如何努力,终会被命运打回忧愁。
可惜的是天妒英才,让他一生用痛苦换来欢乐。
孤独时,我如同月亮,只有在太亮照亮它时,才会被人们看见
——米开朗基罗
他生活在佛罗伦萨的偏狭、激情和狂热中。
他宽容、豪放、不羁而又暴躁。
他是精神贵族,具有强烈的阶级偏见。
他很富有,越来越富有,但活得却像个穷人。
他被自己的任务拴着,不停地工作。
他希望什么都自己动手,却没空吃饭睡觉。
他病来如山倒,却死也不肯延医治疗。
他的精神受到更大打击,悲观情绪损害着他。
他变得多疑,怀疑仇敌,怀疑朋友,怀疑家人。
他的生活中什么都是痛苦的由头,包括爱,包括善。
他从痛苦中寻找欢乐,无尽的欢乐不敌小小的苦痛。
他谨慎,暴躁,脆弱,害怕,不合群,一生追求完美。 标签:800字读后感、 1/2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