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读后感
kittenchen
2021-12-10 23:18:32
0

  听完这本书,我最大地收获是作者质疑既有科学理论的依据——把小白鼠的被化学制剂注射或受虐待产生了致死的身理反应,推演为人类感受后压力会导致病变的结论,从而认为压力是有害的。而实际上这并不正确,甚至听上去都不和逻辑!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读后感

  其实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把一种现象用理所当然的逻辑“通感”化,从而得出一个貌似正确的结论。蓦然回首,我们吃的绝大多数西药都是这种采用的动物实验得出的药物反应结论,真是细思极恐!

  这种以管窥豹的事情让我想起高中参加作文竞赛时的那篇零分作文。那是一篇议论文,给出的场景是:某市搞了一次调查,组织全市数十名三好学生考试,结果考完后考场留下很多稿纸。就此要我们论一论这一代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何如此不堪。我觉得这种调查方式太过以偏概全,就洋洋洒洒针地砭了一番。结果创下了学校作文竞赛零分的纪录,恐怕至今无人能破吧。

  还是言归正传吧。压力是一种对在乎事务发生负面意外而产生的中性情绪体验。就好像我们被碰到会疼,吃了酸的会产生唾液一样。它是一种意识的警示,正是由于产生了压力人们才会重视、才会思考、才会努力,也才会人为地使事务向期望的方向发展。所以压力对事物的发展是正向的。

  压力对人们身心产生什么样作用,其实是归结于人们自己如何主观认知压力的。“认为压力会对身心有害”这种意识,才是对身心有损害的。这就好比饥饿感,正是因为我们需要进食,当身体缺乏食物时就会感到饿,这本身是正常的,这样才会促使自己吃东西补充能量,否则你会虚脱,只不过我们觉得饥饿这种感受是不舒适的。但若果你认为饥饿感对身体有害,不是去吃东西而是因此夜不能寐或者去吃药麻痹这种感受,那对身体才是有伤害的。又或者你采取不间断地吃东西来杜绝产生饥饿感,那么至少你的肠胃会也会因此出毛病。其实当在乎的事物发生偏离,我们感受到压力时,积极地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使其达到自己的预期或者加以理性地加以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预期,正是“变压力为动力”的意义。

  所以从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感受——认知——行为”是我们对待事物的三个环节,而我们往往会把感受等同于认知,缺乏理性地分析,从而采取了错误的行为。所以说跟着感觉走往往是很不靠谱的。

  压力产生于我们遇到的矛盾和挑战,是人们不适应的一种心里反应。人终其一生都会有压力相伴,概莫能外:婴幼儿受惊吓或饿了,有压力会哭、会闹;学生少年面临考试,有压力会紧张焦急;成年人迫于生计、急于发展有压力,会恐惧彷徨、积心处虑;老年人望子成龙,有压力会寝食难安、身心憔悴......

  所以既然是无可避免的东西,那么唯有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地认知压力才能正确的应对,让我们进入新的适应状态。

  毕竟所有的人生都有两个节点是一样的,那就是生和死。这两点之间的人生线段人尽不同,可谁都愿意它是美好的,所以请理性地接受这期间的幸福、痛苦、轻松与压力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工智能》读后感--人工智能... 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
《货币战争》读后感 我春节期间就翻了这一本书。这本是一个在美国两房工作过的华人写的,是一本颇难定位的书,至少经济学家不认...
《加尔文与商业》读书笔记:“救... 701,圣经的经济计划中最神奇、最能使人确立信心的一点在于赎回、救赎(Redemption)概念不仅...
《培根随笔》读后感之《谈美》 "美"分为:外在美――美貌,内在美――美德。有句谚语:"Virtue is fairer far t...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1000字... 《孤独六讲》是蒋勋先生写的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
《超越智商》读书笔记 文明从未健康地发展过,如果没有大量可靠的真实信息,文明不可能得以健康发展。如果受到错误信念这一恶疾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及摘抄...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及摘抄感悟1000字1、原文摘要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自我实现的语言。意思是,...
《人工智能》读后感:人工智能已... 自从谷歌研发的阿尔法狗(AlphaGo)对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并最终以4:1取胜,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
读书笔记‖《狂人日记》读后感 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我这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真的是晦涩难懂,如同嚼蜡。可名作就是如此,不然何以...
《复兴之路》读后感读书笔记(精... 《复兴之路》读后感读书笔记1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遭受了难以细说的屈辱。尽管孙中山先生向国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