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一书是我在小学时就看过的一本书,最近翻书橱看到了又翻出来看看。不同的时期来看这本书,我也有着与还是孩子时期不同的感悟。
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他日常生活的一个个小故事。在小主人翁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和老师用细腻的行动教会孩子怎样去爱。书中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老师等等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书中的孩子虽然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深深的爱,以及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安利柯的老师在每个月都给孩子们进行“精神讲话”,让孩子们收到教育与启发。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在本书中也说:师爱是一种依恋的心情,是一种奉献精神,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爱心能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爱心能春风化雨,浇灌每个莘莘学子;爱心能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养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质,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是的,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
爱学生,仅仅是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喜欢我,对我好是不够的,真正的爱学生,是要尊重学生,给学生发展的空间。有时候,我们老师误解了“爱”的含义。有的老师为了孩子好,过于严格要求学生,以自己所认为对的方式“帮助”学生成长。但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真正地爱学生应该是尊重学生,多听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做一个引导者。学生奔跑在成长的道路上,老师要做的是在他摔倒时,上前扶一把,而不是全程以自己的速度拽着他们跑。并且老师对学生的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爱。很多时候,老师只喜欢班里学习好或者听话的学生,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当那些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犯错误的时候,确实会觉得很生气。但是,我们可以讨厌这种行为,但不可以讨厌这个孩子。孩子都是敏感的,当他发现你讨厌他的时候,他可能非但不会改正,反而会破罐子破摔。但是当他发现你只是不喜欢他的这种犯错的行为,而不是不喜欢他这个人的时候,他慢慢的就会改正这些问题。
当一个老师在孩子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他也就在孩子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用爱浇灌这颗种子,他就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上一篇:《曾国藩家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