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活在“格子”里的我们--《人间失格》读后感
kittenchen
2021-12-10 23:19:07
0

  《人间失格》作者太宰治,主角叶藏。“人间失格”意为人间失去做人的资格。

  作者在此书出版后,便自杀身亡,那次自杀是他第五次自杀。(信息来源网络)

《人间失格》读后感

  太宰治以叶藏为载体,记录了他短暂的一生,深度剖析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相较于其自身更为戏剧化的人物角色---叶藏。

  主角叶藏从小性格奇怪,他会主动扮丑扮滑稽,为的是让周围人捧腹大笑,他会为了讨父亲的欢心,接受自己并不喜欢的礼物,为的是成为父亲眼中的“好孩子”。

  叶藏才华横溢,想成为漫画家,但是迫于生计,甘愿画低俗淫秽漫画以维持生计。

  叶藏很有魅力,同学说她“这辈子都会和女人纠缠不清”。小时候便被家里的女佣人性骚扰,成年后一个夜场女子爱上叶藏并相约殉情,但最后叶藏被救活,也因此退学,开始了他悲惨惨淡最后“人间失格”的一生;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女儿和叶藏“各取所需”般地共同生活,尽享天伦,却因为叶藏的胆怯,再一次错过了自己的安稳人生;一个未经人事的女孩,与叶藏相爱相守,却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了嫌隙和内疚,两人未能走到最后......

  叶藏不懂得拒绝,在自我认知的过程里 忽略了自我输出的这部分,以至于他对自我的认知有很大问题,以至于没有了原则没有了信条,只会一味地接受和妥协,他一直带着面具,讨好着这个人间,承受着这个人间让他背负的一切。他在真我和假我间斗争 徘徊 撕扯,矛盾而固执的他在那样的处境里,注定落得个他眼中“人间失格”的悲惨下场。

  自传体的文学作品,不像小说,引人入胜情节完整,跌宕起伏起承转合,最后能清晰地告诉读者一个故事或者一些启示(这也是我为什么更喜欢读小说的原因吧),自传体的文学作品则较为直观地记录作者的内心,随心而记,至于读者能得到什么,自然是因人而异而且差异也是较大的。一百个读者的心里肯定也会有一百个甚至更多个叶藏。

  当然了,我觉得作者本身也不屑于清晰地告诉人们些什么,因为太宰治本身也是一个像叶藏一样内心孤独的人,他不奢望有人能懂他,也不希望谁能真正地与他相互守候,他只是想记录自己的孤独,他混沌 堕落 不羁,看似与这个世界妥协,其实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对抗着这个人间,他想讨好这个人间,征服人间的每一个人 让每一个人都喜欢他,显然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最后,他用自己的方式---死和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反抗,用最悲壮的姿态让这个人间记住了他 他的才华和他的孤独。

  很多人读了这本书都会从中得到一些共鸣,这是不是因为,现在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抑郁”有些“孤独”呢?只不过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而言更好一些,我们对“真我”的追求和寻找没有那么极端那么纯粹,所以我们还能安然于世。

  其实读完这篇作品,我有很多疑问和假想,我想知道作者对“人间失格”的这个格是什么样的定义和标准,我想知道要做到什么样子才能是“人间适格”,我想知道作者如果用“真我”对待这个人间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显然,这些问题,现在已经不再重要了。我能做的就是,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有一些共鸣,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在自己的世界里失了格,然后,太阳依旧会升起,生活还是要继续,前方有诗和花朵,不必纠结于眼前的纷纷扰扰。

  以上所有,均为己见,如有冒犯,请多担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工智能》读后感--人工智能... 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
《货币战争》读后感 我春节期间就翻了这一本书。这本是一个在美国两房工作过的华人写的,是一本颇难定位的书,至少经济学家不认...
《加尔文与商业》读书笔记:“救... 701,圣经的经济计划中最神奇、最能使人确立信心的一点在于赎回、救赎(Redemption)概念不仅...
《培根随笔》读后感之《谈美》 "美"分为:外在美――美貌,内在美――美德。有句谚语:"Virtue is fairer far t...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1000字... 《孤独六讲》是蒋勋先生写的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
《超越智商》读书笔记 文明从未健康地发展过,如果没有大量可靠的真实信息,文明不可能得以健康发展。如果受到错误信念这一恶疾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及摘抄...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及摘抄感悟1000字1、原文摘要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自我实现的语言。意思是,...
《人工智能》读后感:人工智能已... 自从谷歌研发的阿尔法狗(AlphaGo)对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并最终以4:1取胜,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
读书笔记‖《狂人日记》读后感 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我这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真的是晦涩难懂,如同嚼蜡。可名作就是如此,不然何以...
《复兴之路》读后感读书笔记(精... 《复兴之路》读后感读书笔记1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遭受了难以细说的屈辱。尽管孙中山先生向国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