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张北海《侠隐》
kittenchen
2021-12-10 23:19:32
0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姜文即将上映的电影《邪不压正》。电影就改编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

读书笔记:张北海《侠隐》

  张北海,1936年生于北京,1949年去台湾,随后赴美读书并在1972年定居纽约。张先生出版过好几本书,颇受好评,但都是跟美国有关的书,比如《人在纽约》、《美国·美国》等。六十岁从联合国退休后,所谓人老思乡情更浓,花了六年时间,完成了这部以中国为背景的书,也是他个人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侠隐》。

  之所以先说作者,是因为这并非一本纯粹的武侠小说,更多的是作者借小说讲述自己记忆中的那个故乡北平,他也毫不掩饰,借故事人物之口说出那句“北平,再也回不来了”。

  说是武侠小说,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侠,基本不见古龙、金庸描绘的那个江湖,完完全全就是一部现代小说,但在写法上类似金庸小说,即把故事设定在一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中,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具体的人物、事件,似乎都有据可考,让人恍惚以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主人公李天然从小是个孤儿,得江湖大侠“太行剑”收留,虽然已是民国,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江湖早已不在,但一家人在北平郊区,也算生活安定,衣食无忧。可就在李天然接下掌门之位,并和师妹成亲之后,一家四口突然遭人暗杀,李天然死里逃生,捡回一条命。救命恩人带他到美国,五年之后,他重回北平,寻找仇人,为师门报仇。故事也就从他回到北平这一天开始写起,时间是1936年,也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的前一年。

  李天然背负的是家仇,所谓江湖事江湖了,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在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的北平城,中国人,日本人,黑龙会,蓝衣社,还有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相互交集,讲述了一个个人命运被时代变迁裹挟前行的故事,这当中,有侠肝义胆、坦诚相待,也有勾心斗角、相互利用,当然也免不了有男女情仇,卿卿我我。

  故事本身写的其实并不十分出彩,基本按照事件发展的线性结构叙事,复仇这条主线十分明确清晰,作者似乎并没有在情节安排上花过多心思,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他记忆中的那个北平城。这也导致小说中的人物并不十分丰满,除了主人公李天然和他的师叔得玖以及寡妇巧红相对令人信服之外,其他人物的刻画并不十分深刻,但这并不影响整部小说的阅读体验,就像在一个城市走马观花,不经意地听到了这个城市发生的一个故事。

  据说姜文读了这本小说以后,立刻买下电影改编权,但迟迟没有开拍,直到改编权过期,他又续了一次。在为电影上映预热接受采访时,姜文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部小说,他说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屋顶。我想姜文也许在读到这本小说的时候,脑子已经产生了这样的画面,所以他才会把这部小说的特质定义为“屋顶”两个字。从他电影宣传片来看,也的确在强调“屋顶”这个概念。

  看完整部小说,我并没觉得屋顶有多特殊,也许是因为对这座城市并无特殊感情,也从未从高处俯瞰过北平老城别具韵味的屋顶。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相信,姜文拍这部电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北伐三部曲》,从《让子弹飞》到《一步之遥》,再到如今的这部《邪不压正》。

  整本小说最后几句,画面感特别强,摘录如下:

  西直门大街上的灰土沉下去了,也清静了点,没几个人去理会空中传来那几声刺耳的警笛。黄昏的夕阳,弱弱无力,默默无语。天边一只孤雁,穿云而去。

  之所以喜欢这个结尾,是因为寥寥几句,就写出了那个时代的无奈,也写出了身处那个时代的个人的无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工智能》读后感--人工智能... 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
《货币战争》读后感 我春节期间就翻了这一本书。这本是一个在美国两房工作过的华人写的,是一本颇难定位的书,至少经济学家不认...
《加尔文与商业》读书笔记:“救... 701,圣经的经济计划中最神奇、最能使人确立信心的一点在于赎回、救赎(Redemption)概念不仅...
《培根随笔》读后感之《谈美》 "美"分为:外在美――美貌,内在美――美德。有句谚语:"Virtue is fairer far t...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1000字... 《孤独六讲》是蒋勋先生写的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
《超越智商》读书笔记 文明从未健康地发展过,如果没有大量可靠的真实信息,文明不可能得以健康发展。如果受到错误信念这一恶疾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及摘抄...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及摘抄感悟1000字1、原文摘要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自我实现的语言。意思是,...
《人工智能》读后感:人工智能已... 自从谷歌研发的阿尔法狗(AlphaGo)对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并最终以4:1取胜,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
读书笔记‖《狂人日记》读后感 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我这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真的是晦涩难懂,如同嚼蜡。可名作就是如此,不然何以...
《复兴之路》读后感读书笔记(精... 《复兴之路》读后感读书笔记1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遭受了难以细说的屈辱。尽管孙中山先生向国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