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五种方言的胡建人
大学有个福建的同学,说到北京读书要提前一周从家出发,会五种方言只能在乡里活动。 可以想见其地理环境之破碎,交通之不便。
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从浙江东南一直到两广地区,把中国的东南沿海切割成一连串面积小又彼此分割的小平原,平原背后是绵延的山脉。
这样的地理导致小平原彼此之间的陆上交通比较困难,海上交通反而更为方便。
到安史之乱和靖康之变之后,两次大的人口迁徙,东南沿海的人口逐渐变得稠密,但是当地的农业经济无法支持如此多的人口,开始了海外移民的过程。东南海沿海地区与周边环东亚海域,逐渐发展成一个贸易世界,形成了区别于中原农耕社会的社会结构与精神结构。
可以看到地理条件决定着经济的结构,而经济的结构又决定了社会结构与精神结构。
农耕文明中如小麦,驯化了人类,人类得以定居,但也局限了人随意迁徙的自由。
而大海作为一个通达世界的自由通道,原则上无法被任何人占领,只有勇敢的人可以去冒险,而且通过大海可以逃避极权政治的管制。所以大海塑造的社会结构,天然的具有自由、平等、开放特征。
沿海地区的地理破碎交通不便,使其在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波及,当地的宗族秩序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
未被破坏的宗族秩序,可以从两个地方看出:当地的宗祠保留比较完整,当地的风俗保留更多,与台湾香港未受文革影响的地方基本类似;当代中央政策的推行,在这些地区也因为地方保护大打折扣,比如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在这里就基本形同虚设,如潮汕地区一家是有很多个小朋友。
下南洋
南宋南明的人到了广东海边北,面北殉国,伶仃洋里叹伶仃!因为大海对他们是更大的未知,不属于故国的蛮夷之地,去大海是危险,也是背叛。
而对浙南两广福建的沿海地区的人们,南阳是熟悉的社会空间,有很多已经建立的社会关系,所以对于他们来讲下下南洋意味着更大的自由和希望。
上一篇:富爸爸穷爸爸读书笔记一
下一篇:《中国童话》小学生读后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