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后感|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
kittenchen
2021-12-10 23:19:52
0

  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是无以济人利物。

菜根谭读后感|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

  大意

  尽心尽力去做事本来是一种很好的美德,但如果过分认真而使心力交瘁,就会使精神得不到调剂而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本来是一种高风亮节,但如若过分清心寡欲,对社会人群也就没有什么贡献了。

  耀全·读后感

  清王永彬《围炉夜话》:“教弟子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时,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那忧勤是什么呢?原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古人常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心怀忧惕、勤奋努力这是有所为的领袖人物的必备特质。因为“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内忧外患不间断,隐藏着的或者已经显现出来的,这些都是要面对,要对治下的黎明百姓、天下苍生负责人,站在高位,承担的责任,承受的压力也很大。

  当下大家大多数时候,是在企业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可否想过那些老总们的殚精竭虑,他们面对如同战场般的商场,面对变革,思虑生存发展,那不忧勤就可能团队被淘汰掉,事业就要黄掉。这是重要的职业素养,深入一下,具有忧患意识,必须能发现问题,推动问题的解决。

  那回归到我们自身上呢,常言“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自我经历的体验,当我们说勤勉的时候,能意识到自己在技能上不够熟练,在知识上不够完备,在见地上不够圆满,也不够通达,我们需要在事项上积极的打磨自己,增长技能,培养信心,有忧患意识就能与更高一频率的人保持一致。我们要把这种心用在平时的功夫培养打磨上,因在事项上是复杂,我们是一个人,一颗心不能被分割成多个做事情的我,每一项都追求完美无瑕,那样真的就太苦了。

  忧勤是美德,想有大成就的人物都得有孤独求败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没有问题,当到一个境界的时候应该会从感性变成理性,踏踏实实的落地,清晰对于“苦”的认知,有志向知身苦心不苦。记得中学时课本上的“眼因多流泪水而愈见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句话,想我们应该会愈加温厚,这样才能滋润身心。

  诸葛孔明先生在《诫子书》中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则是反映了孔明先生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淡泊,少欲知足是很好的个人情操,也是明志的必然,因为志向不是短期可以快速实现的,我们生活在每一个当下,都是活生生的人,做事儿也应该是活泼泼的,内圆外方,与更多人和谐相处。那太枯,观想如同枯树,没有生机,不能蓬勃生长,不能开花结果,没有生态系统,慢慢的腐朽坍台,如同石头一般有何大用。如观青莲,初为莲子,扎根淤泥,出水面而清圆,莲蓬开赏心悦目,无数爱莲人之眷恋欢喜爱慕,结莲实,成泥藕可入食入药,都是活泼泼的生命在展现。亦如此,“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并不妨碍淡泊明志,且于人于己都有利。

  最后愿如莲开,随缘不忧,以勉同行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工智能》读后感--人工智能... 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
《货币战争》读后感 我春节期间就翻了这一本书。这本是一个在美国两房工作过的华人写的,是一本颇难定位的书,至少经济学家不认...
《加尔文与商业》读书笔记:“救... 701,圣经的经济计划中最神奇、最能使人确立信心的一点在于赎回、救赎(Redemption)概念不仅...
《培根随笔》读后感之《谈美》 "美"分为:外在美――美貌,内在美――美德。有句谚语:"Virtue is fairer far t...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1000字... 《孤独六讲》是蒋勋先生写的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
《超越智商》读书笔记 文明从未健康地发展过,如果没有大量可靠的真实信息,文明不可能得以健康发展。如果受到错误信念这一恶疾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及摘抄...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及摘抄感悟1000字1、原文摘要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自我实现的语言。意思是,...
《人工智能》读后感:人工智能已... 自从谷歌研发的阿尔法狗(AlphaGo)对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并最终以4:1取胜,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
读书笔记‖《狂人日记》读后感 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我这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真的是晦涩难懂,如同嚼蜡。可名作就是如此,不然何以...
《复兴之路》读后感读书笔记(精... 《复兴之路》读后感读书笔记1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遭受了难以细说的屈辱。尽管孙中山先生向国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