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看完了《小姨多鹤》,极其感性的写下了自己的一中美好的希冀以及愿望。但终究还是难以真的轻松地书写下这些文字的,毕竟,我面对的并不是什么喜剧。
事实上,似乎这种和文革相关的小说在中国存在着很多,谓之伤痕文学。不过用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理解的话,可能难以真的接触到其中的痛楚。
但人性都是极其相似的,艺术起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在看到这些的时候也定然是明白了,短暂而又深刻的美好会伴随着阵痛。
多鹤作为书中的女主角,严歌苓将其塑造成为一种没有存在感却最有责任感的存在。
她明白,周围的一切已然和她没有联系,而自己需要通过一种最为原始的方式来换取亲情的慰藉,换取自我存在的价值肯定。
但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她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眼睛同骆驼一般的男人,这个把她当成生育机器的男人。这种爱在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朦胧,但后来却变得十分清晰。
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是一件多么让人激动的事情。
小说中的另外两位主角却也是传统的中国人的代表,他们有着中国男人和女人特有的生活态度。同时在特定的场合中,依旧存在着历史和现实的矛盾。
多鹤是他们的爱人、亲人,胆也是敌人的后代。不仅仅是这些,还有的是那种夹杂在其中的额无法言语的内涵。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似乎这种微妙的关系正在逐渐放大,但又在某一瞬间消然逝去。但有一点其实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对于对于多鹤呈现出一种逐渐接纳的态度,最终这三个人都完全是一体了。他们互相影响,又互相排斥。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多鹤的家庭内部就显得十分扭曲,这样也使得后来他们的子女对于自己的家庭多多少少有一种不满甚至怨恨。
但这其实也是一种时代的悲哀或者人性的悲哀。尽管显得十分荒诞,但也真的是一种极其真实的存在。
小说通过一种极其曲折的发展方式,用一种极其完善的剧情形式将书变得引人入胜。群体和个体存在着的那种矛盾,在今天,依旧映衬在生活中,难以不让人感到折服。
下一篇:暑假《童年》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