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动能
人需要不断攀登。
巴兹•奥尔德林,第二位踏足月球的人,在完成历史性的阿波罗11号任务之后衣锦还乡,然后却变成了一个酒鬼,并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就像习大大说的那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们需要不断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不断向前。
根据牛顿第一定理“运动中的物体倾向于保持运动的状态,直到外力使其改变运动状态。”一旦我们决定行动,并开始付诸实践,就能唤发出强大的执行力。
大道至简
好东西太多也会倒胃口,有时候聪明的一步,是退后一步。
案例:
柯南道尔的小说《血字研究》中,有这样一幕耐人寻味的场景。
夏洛克•福尔摩斯原来连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都不知道,而当他的搭档华生医生解释这个道理时,他居然不耐烦起来。“即使我懂这些,我也要尽力把它忘掉”福尔摩斯对华生这个一辈子崇尚科学的人如此言道,令后者目瞪口呆。
“可那是太阳系啊!”华生表示不服。
“那又与我有什么相关?”福尔摩斯,“你说地球绕着太阳走,可是即使地球绕着月亮走,这跟我或者跟我的工作也没有一点点关系。”
这有些像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实验也验证,“进行大量微不足道的选择,会让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消耗殆尽”。一个人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样,使用过度就会疲倦。应该把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少数事件上。
10倍思维
马斯克打算把人送到火星上去,这个可行么?不管是否可行,其中有两个对于马斯克的成功很有利的因素。
▲“摩尔定律”: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成本会以指数级的速度下降,同时功能则会更加强大。
▲运用10倍思维:谷歌实验室-谷歌X的主管阿斯特罗•泰勒说:“把一件事做到10倍好,往往比做到10%好还要容易。”why?有以下三点原因
① 循序渐进式的进步,依靠的是苦干,更多资源,更多努力。而10倍的进步,则建立在勇气和创造力上,是巧干,它逼着你必须尝试一种或很多种方式。
② 学术研究表明,当我们去争取挂在低枝上的果实时,实际上是不太可能把潜能发挥到极致的。部分原因是在树的底部,竞争比树的顶部更激烈。而大量竞争不只会降低获胜的概率,而且会导致表现欠佳。
③ 人的本质会使我们出乎意料地愿意支持伟大的理想、巨大的改变。
最后和大家分享两句话
▲“我们选择在未来十年登月,并从事其他很多工作,不是因为它们好做,而是因为它们难做,因为这个目标有助于组织和检验我们最优秀的能力和技能。”——肯尼迪
▲“人必须一再为那些不可能的东西而奋斗,否则将不可能达到可能的东西。”——韦伯
下一篇:《无梦之境》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