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共三十八章,其中包括了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孔子的思想。
【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解读】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其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感情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在“温”与“厉”、“威”与“猛”、“恭”与“安”之间,要求一种适度。孔子就是这样做的,成为中和的典范,体现儒家中庸思想。
【原文】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解读】这是对孔子行为的描述,表明了孔子对于自然仁爱的态度。钓鱼当适可而止,射鸟当不失人心,仁爱万物。不强取豪夺、滥杀无辜。在古代什么季节不能捕杀什么动物,什么季节应该特殊保护哪些动物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如果违反了,就要受到道德谴责。
【感悟】
这两章是弟子对孔子的评价,二十字不到的两章文章体现出了孔子的思想,也发人深省。
孔子是“温”、“厉”、“威”、“不猛”、“恭”、“安”兼具的圣人,真正地体现了“中和位育”。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教师自己的情绪喜怒无常,态度都不庄重,就无法去做学生的工作,更无从谈起对学生的诱导,那他肯定不会具备善于启发诱导的能力。一个教师只有情绪稳定了,态度庄重了,在学生面前才能做到谨慎行事,三思而行,也才能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太快,每天遇到的事纷乱陈杂,“中庸”和“佛系”的心态能帮助我们稳定情绪,冷静地处理各种问题。
“饭疏食饮水,曲耾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粗茶淡饭和凉水也能安贫乐道,可富可贵但要取之有道,这就是孔子的境界。在这样精神境界的指引下自然是情绪稳定、态度庄重的,也自然能做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体现了对待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这是其普遍性所在和永恒的生命力所系;也是我们确立文化自信、文明自信的基础。
下一篇:《荒野的呼唤》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