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史所称三皇五帝者,有说天皇、地皇、人皇的,有说神农、伏羲、女娲的,本文取《史记》的说法。三皇一是黄帝,名字叫轩辕,鲁迅小诗《自题小像》中有句“我以我血荐轩辕”,即来自于此。二是颛顼(ZHUANXU),名字叫高阳,屈原《离骚》有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就是说我是上古高阳帝的子孙。三是帝喾(KU),名字叫高辛。
五帝一是尧,二是舜,三是禹,四是契(商汤),五是弃(周)。
华夏子孙学历史最先知道三皇五帝的事迹,大多来源于一个叫做“禅让制”的美谈。那是在没有先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前,虽然古老却同样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史以来,我们历亿万年而引以为傲之情绵绵不绝。
近读《史记》,仔细梳理了一下三皇五帝的人事档案(感谢时间的流逝,使这些曾经是最高机密的档案开禁于吾辈庶人),现在把他们的血缘脉络展示于后,供炎黄子孙瞻仰。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也就是炎黄子孙的总祖奶奶。黄帝与嫘祖生了两个儿子,其一曰玄嚣,其二曰昌意。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长子玄嚣,玄嚣生了一个儿子叫蟜极(读音JIAOJI),蟜极生了一个儿子叫高辛,就是帝喾,三皇五帝之第三皇。
再说二儿子昌意,昌意生了一个儿子叫高阳,高阳就是颛顼帝,三皇五帝之第二皇。
五帝之一曰尧,这个脉络我们反着来捋。尧的父亲是高辛,祖父是蟜极,曾祖父是玄嚣,玄嚣的父亲是黄帝。《史记》曰“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緅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帝放勋立,是为帝尧”。
五帝之二曰舜,舜的父亲是瞽叟,瞽叟的父亲是桥牛,桥牛的父亲是句望,句望的父亲是敬康,敬康的父亲是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高阳(颛顼帝)。
五帝之三曰禹,大禹治水的那个人。禹的父亲是鲧,神话传说中偷天帝的息壤为百姓治理水患无功而被舜杀死的那个人。鲧的父亲是高阳(颛顼帝)。
五帝之四曰契,契的父亲是高辛(帝喾)。《史记》曰“殷契,母曰简狄,为帝喾次妃。”
五帝之五曰弃,也就是华夏民族农业的始祖后稷。后稷的父亲是高辛(帝喾)。《史记》曰“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
如上可以看出,黄帝为始祖,第二帝颛顼为黄帝之孙,第三帝帝喾为黄帝之曾孙。尧、契、弃为帝喾之子,同父异母三兄弟。禹为黄帝之玄孙。舜为黄帝之第八代孙。
陈涉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老汤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