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丨我们都有「近视眼」
kittenchen
2021-12-10 23:21:12
0

  在医学中,「近视」是指更容易看到近处的事物。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人类对于过去的事件,有同样的倾向:对较近的事件印象深刻,较久远的则容易遗忘。就好像大脑也是「近视眼」。

《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

  如果调查一下周围的人,过去100年里,人类历史上造成死亡最多的传染病是什么?会有不少人认为是艾滋病,稍有常识的人可能会回答流感,然而正确答案却是疟疾。

  自从人类发现艾滋病以来,它已致死2500万人,一战期间的西班牙流感,夺去了近1亿人的生命。而在过去100年里,疟疾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3亿。

  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偏差呢?

  艾滋病是1981年发现,因为其传播广泛,影响力较大。而疟疾已经存在5000多年,似乎是一种人类诞生之初就有的传染病,特别是人们对其有了一定的有效防控手段之后,对其造成的危害就逐渐淡忘了。

  实际上,每年仍有超过10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绝大多数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因为离我们生活较远,我们就有意无意将其忽视。

  与「近视眼效应」类似的,还有一种偏见叫做「鲜活性效应」。

  所谓「鲜活性效应」,是指人们会被具体事件(特别是媒体频繁的宣传之下)所影响,将类似事件的危害盲目放大的现象。

  就像前段时间发生的空姐被顺风车司机强奸杀害的案件,就引起轩然大波,舆论对于滴滴公司的管理不严提出了强烈的批评。

  不可否认的是,滴滴公司的网约车管理确实存在漏洞,给乘客带来了安全隐患。然而,仅仅凭借一次事件就说滴滴顺风车比出租车更不安全,也缺乏科学的依据。出租车司机对乘客犯罪的也并不少,下图是我百度到的结果。

  如果有可能,更科学的做法是将犯罪次数除以相应的打车交易次数,算出犯罪率进行比较。

  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事情,发生于911事件之后。

  因为911事件的影响力巨大,人们对飞机出行的安全产生恐惧,旅行时转而选择自驾。

  然而,从统计数据来说,自驾游比飞行要危险的多。事实上,研究者估计,在2001年最后一个月,有300多人由于放弃飞行而改乘自驾车导致死亡。

  导致这个悲剧的原因,就在于911事件的画面太过鲜活,给人造成极深的恐怖印象。而媒体也热衷于报道这类大事件,对于平日里时常发生的交通死亡案件选择性忽视(毕竟过于常见,读者并不感兴趣)。

  如果你考虑到了真实的风险概率,下次朋友开车20公里送你去机场,你要乘坐一趟750公里的飞行时,应该是你对朋友说一句「一路平安」,才更加合理。因为他死于车祸的风险是你的3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工智能》读后感--人工智能... 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
《货币战争》读后感 我春节期间就翻了这一本书。这本是一个在美国两房工作过的华人写的,是一本颇难定位的书,至少经济学家不认...
《加尔文与商业》读书笔记:“救... 701,圣经的经济计划中最神奇、最能使人确立信心的一点在于赎回、救赎(Redemption)概念不仅...
《培根随笔》读后感之《谈美》 "美"分为:外在美――美貌,内在美――美德。有句谚语:"Virtue is fairer far t...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1000字... 《孤独六讲》是蒋勋先生写的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
《超越智商》读书笔记 文明从未健康地发展过,如果没有大量可靠的真实信息,文明不可能得以健康发展。如果受到错误信念这一恶疾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及摘抄...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及摘抄感悟1000字1、原文摘要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自我实现的语言。意思是,...
《人工智能》读后感:人工智能已... 自从谷歌研发的阿尔法狗(AlphaGo)对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并最终以4:1取胜,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
读书笔记‖《狂人日记》读后感 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我这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真的是晦涩难懂,如同嚼蜡。可名作就是如此,不然何以...
《复兴之路》读后感读书笔记(精... 《复兴之路》读后感读书笔记1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遭受了难以细说的屈辱。尽管孙中山先生向国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