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kittenchen
2021-12-10 23:21:31
0

  最近在看《少有人走的路》,之前强迫任务式的看过一点,并没有什么共鸣或者体会,这次看的时候,结合了自身的想法,暂且把想法写出来,当作读书笔记。

少有人走的路

  总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1、真正理解并接受人生是艰难的,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

  My mind:前几天看了个新闻,杭州的送奶工被酒驾者撞死了,这位送奶工中年丧夫,给丈夫自己42%的肝还是没能救活丈夫,独自打三份工养活智障的双胞胎儿子,面对这些苦难她也接受了吧,坚强的生活着,却被酒驾者夺去生命。如果有灵魂,她在面对自己的尸体时会怎么想?想到还需要人照顾的俩儿子会不会对人生耿耿于怀?或许觉得是解脱?人生的苦难,到底该如何理解呢,有的人天生富贵,一辈子也没吃过什么苦,有的人从出生就在和命运作斗争,艰难生存。这是生来不公吗?现实是社会又给我们灌鸡汤,让我们努力改变自身命运,而阶级固化日益严重,大家又拿什么来突破阶层壁垒呢?既然古人又说知足常乐,那为什么还鼓励人往高处走?我目前的理解的是:人各有志,不同的人会被不同的三观戳中,在苦难中不断暗示鼓励自己披荆斩棘,绘制不同的人生地图。

  2、自律的核心是学习自我照顾,承认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My mind:承认自我价值应该是首要的吧,存在即合理,那我的存在也必然有价值,我们这么努力的生活就是在不断提升自我的价值啊。自律是个逆熵的,修炼心灵的过程,一般修炼都是痛苦的,而不自律的人的借口一般都是,人嘛,短短几十年,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啊,我吃甜点开心啊,我玩手机刷网页开心啊,我不工作开心啊。不过,真的是这样吗?这样的开心只是暂时的,吃多了变胖,会有更多的时候在后悔在懊恼为什么没管住自己的嘴,玩手机刷网页看到别人有声有色的生活后,更多的是空虚,想着为什么自己那么low,不工作一天可以,时间久了会脱节,会无聊。以上不自律的开心都是一时的,而如果自律,带来的满足感则是持久的,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的,所以自律是个推迟满足感的过程。

  3、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心智的成长。直面问题是个痛苦的过程,问题不会自行消失,拖的越久,造成的后果越严重。

  My mind:不去寄期望于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我学的是手动挡的驾照,却因为练习过程中撞到路牙石而拒绝继续练习,而以后又必须开车上班。但是我一直是逃避问题,不是去想着练习驾驶,而是怪自家车不好,不是自动挡的,想着换车,而我的经济能力又无法做到,由此造成自我焦虑,经常想着以后怎么办,要换工作吗,我还能做什么呢?越想越焦虑。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克服害怕心理,多练习驾驶,是我一直逃避才让问题复杂化。

  4、小想法

  文中有一个例子,一位驻守冲绳岛的军官的妻子总感觉寂寞,虽然她尝试融入妻子俱乐部,效果却并不理想,她以为是自己性格有问题。经过治疗发现是她智商相比于周围的人更高,所以无法融入。由此想到智商高,学习能力强的人看起来很高冷或许不是他们的本意,只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和普通人相处交流,不在同一频道上,信号无法正常传播。这可能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褒义的群分。

  5、不太理解的小想法

  定好了工作计划,比如安排了自己某一段时间要加班做什么工作,到了下班时间,看到别人陆续下班,自己还在忙活,长期下来,心里愤懑,抱怨别的同事下班早,疲惫不堪。这其实毫无道理,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身时间安排和工作方式出了问题,不是其他任何人或事的问题。这个时候寻求他人控制式的帮助,其实就是逃避对自己负责的痛苦。感觉自己不能够改变现状,因此产生恐惧,无助和自我怀疑,其实是逃避自由,放弃了自己的力量,不能够为自我的生活负责。

  My mind:放弃了自我的力量我可以理解,逃避自由还不是很理解,工作方式出了问题,自己一时没发现,耿耿于怀可以理解啊,毕竟也不是谁一上来就很心智成熟,这个时候寻求帮助会让问题更快的解决,为啥是逃避自由呢?

  6、尊重事实,成长的过程中,周围的一切也在变化,接受新的资讯,正面新旧观念的冲突,不断修订自己的地图。

  My mind:这个就是与时俱进了,接受新事物,不固步自封。与放弃有相通之处。

  7、在日常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有时要开诚布公,有时则要抑制倾吐想法和感觉到欲望。恰当的做法是一个人应有选择的表达意见和想法。

  My mind:具体怎么做,谨记原则,修炼看个人了。而原则,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黑色谎言。一般来说,不说出全部真相,基本上就等于说谎,因此白色谎言是特殊情况下说的,什么是特殊情况,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看个人底线和良知了。

  8、保持整个生活节奏的平衡,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学会放弃。

  My mind: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的很好,适当的放弃可以更好的保持生活状态的平衡,不至于疲惫不堪,类似收纳中的断舍离。放弃固有的行为模式,过去的自我很痛苦。而适应新的状况,必须要做出的重大改变。我们的本性是逃避挑战的,更像在舒适区,但是,一直固步自封,舒适区会越来越小,直到没有立身之地。

  9、为了放弃,首先必须拥有某种事物,你不可能放弃从来没有的事。这类似获胜前就想放弃胜利,完全无从谈起。

  My mind:所以说,当某个人(包括自己)说,我为了成为x放弃了y,首先看他有没有曾经是y,不然就谈不上放弃,所说也只能算是借口和逃避。首先确立自我,才能够放弃自我。

  10、能不能将心灵的痛苦降低到最小呢?答案即是肯定又是否定。完全接受痛苦,痛苦就不存在。而在全知全能的状态下做决定,远比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要经历更多的痛苦。

  My mind:所以说最好的决策者,不是最容易做出决策的人,最好的决策者是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很厉害了,霸道总裁的既视感扑面而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王子》英文读后感读书笔记(... 《小王子》英文读后感读书笔记1The Little Prince is a tale for bot...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终... 用上下班开车的时间把《终生成长》来来回回的听了很多遍,听樊登老师讲书已成了我开车时的必选项目,加入樊...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没有一个艺术家会在他一天的24小时之内始终处于不停的艺术创作之中;所有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
读书笔记 | 追求生命的意义 《追求生命的意义》一书是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著作。他结合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把意义治疗的观...
《面包男孩》读后感读书笔记精选... 《面包男孩》读后感1我认为《面包男孩》这本书非常不错。作者笔下的男孩小面包居然是面包变的!更了不起的...
读后感赏析 ‖ 读《平凡的世界... 作为一个爱书人士,最重要的是有一类自己喜欢的书①,于是我也就选定一类自己的喜欢的书籍。我喜欢长篇小说...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_大学读后... 多年前,《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风靡世界,我也只是匆匆一读。近来细细品读,却别有一番感悟。曾经以为的美...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1500字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在世界的东方存在这么久,时间的调和给中国贴上了独一无二的标签。有人说中国文明在类似...
《半生缘》读后笔记 看了半生缘,久久不能从曼桢的悲伤中出来。从前的曼桢是一个充满朝气活力,未来一片光明,就算生活苦,却有...
《红岩》读后感_1500字优秀... “热铁烙进胸脯,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凉水灌进鼻孔,电流通过全身……”。我读过的书很多,但有一本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