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
——汪曾祺 ·《旅食与文化》题记
汪先生是极热爱生活的,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是无法写好食物的。
他笔下的食物,那些鳜鱼呀,干丝呀,松花蛋拌豆腐呀,寥寥几笔,看得人食指大动。所以这本书是不适合深夜阅读的,否则受苦的可是你自己的肚子。
他写炒米,小孩是“咯咯地嚼着”;
高邮的鸭蛋,“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入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昂嗤鱼“汤白如牛乳”;
煮干丝“用小虾米吊汤,投干丝入锅,下火腿丝、鸡丝,煮至入味”;
炙子烤肉“松木的柴烟火气从铁条之间的缝隙中透上来,使炙子受火均匀,而且使烤着的肉带有柴木清香,上面的汤卤肉屑又可填入缝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
“鳜鱼刺少,肉厚。蒜瓣肉。肉细,嫩,鲜。清蒸、干烧、糖醋,作松鼠鱼,皆妙。汆汤,汤白如牛乳,浓而不腻,远胜鸡汤鸭汤”;
宝塔梨“皮色深绿,肉细嫩无渣,味甜而多汁”;
“宜良石榴个个开裂,颗粒甚大,色如红宝石”;
米线是“大块臀肩肥瘦肉煮得极
上一篇:《态度》读书笔记
下一篇:读书笔记:《罪与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