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读书笔记
kittenchen
2021-12-10 23:24:19
0

  《第二性》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形态和社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讨论了妇女处境、妇女地位和妇女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中所显示出的性别差异,本书被誉为“一部传世不朽的女性主义经典”。

《第二性》读书笔记

  在读这本书时,我也是挑选着看的,对第二卷中女孩到少女的成长过程所处的境地颇有感触。

  在男权社会里,美貌常常被认为是女性的价值所在,从好的方面说,这是褒奖,从坏的方面说,这就是强制,因为它意味着女性必须是美的,而美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正如波伏娃指出,许多女性由于内化了女性必须美的这一要求,从而不停地在镜子面前端详打量自己的五官、体形、一颦一笑。而且由于女性被教育、引诱为时装的奴隶,所以女性甘愿穿那些非常不舒适、不方便的服装。而且,女性不但被构建为养眼之物,而且是性用品,所以“在珠宝、荷叶边、亮晶晶的饰片……,女人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偶……;女人也在展示她们的肩膀、背部和胸部。”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

  另外,刚阳阴柔是在男权制社会中固有的性别分配原则,所以,“小男孩学会了有条不紊地运用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吸取了暴力的教训。他从小便学会了挨揍、蔑视痛苦和有泪不轻弹”。而女孩,当受到别人的欺负时,只能等着男人来英雄救美,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不许她们自己救自己,她的身体只用于观赏而不是暴力。渐渐地,女孩明白了女性是为男性而生的,从而她学会了用男人的、别人的眼光观察自己,她变成了自己的客体,沉溺于自己的美貌和身段。这也让我有所思考,为什么女孩会这样,是天生的吗?显然不是,而是后天构建,在男权社会下,父母、学校等一点一滴地通过教育将小女孩一步步地构建成了男权制要求的女人:被动、爱美、无用。

  然而,小女孩并不是那么驯顺地就被训练成被动、无用的男性客体,女孩到少女的成长过程中也想向男孩子那样追求自己的学业和职业,渴望自由和思考,这是男权带给她们的诱惑。但是,在当时十七八世纪的欧洲,许多不安于被动等待,渴望自由去思考、冒险的女性常常被诊断为一种精神谵妄的疾病。许多医生、家长认为,女性如果想得太多,就会影响生育。正是由于这种反对、不鼓励女性有职业追求,在这些压力下,女性不得不一心二用,男人在按部就班工作的同时,可以遐想让思绪驰骋,但女性却完全不同:她要考虑个人的容貌,考虑男人和爱情,最后她只将学习和职业留下最低限度的时间和精力。这便是男权带给女性的惩罚。

  事实上,男权带给女性的惩罚不止于此,女性在事业成功之前,还会遭到另一层剥夺,即女孩要安静,乖乖地呆在家里学习刺绣,打扮自己,等待男人来娶。她们不像自己的兄长一样受到家人的鼓励,却恰恰相反。在《第二性》中,波伏娃就提到白天要相当的学习和努力,回到家母亲还要逼着做家务等等,而且,如果少女想独自在街头漫步,有可能会招致男性骚扰,“被人纠缠不休”。这就与我们现世有很大的差别,现在都强调男女平等,女孩子的学习和工作一样受到重视,女孩也是父母手中的宝贝。同时,女孩子和男孩子们称兄道弟,走在街道上随意自如,更别说是在街头漫步,是再正常不过了。所以,女性除了职业学习方面的义务外,还要履行包含在她女性功能里面的那些义务。这也足以看出在男权社会下,女性所面临的残酷困境。

  在女孩和少女这部分,波伏娃还提及了爱情。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妙的经历之一,从最初想试探阶段的甜蜜微妙,到确定恋爱关系的热烈淳厚,再到感情稳定后的相濡以沫。可在男权社会下,男人被构建为第一性、女人被构建为第二性时,女人很容易感受自己在男权世界的渺小以及男人在此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女人便成了爱情的奴隶。“她想把自己每一次心跳、每一滴血以及她的骨髓全都奉献给他;……她想把自我奉献扩展到这一步,以至想去受折磨,想去死,想成为情人脚下的土地……她扮演的所有角色,她拥有的一切,她生活的每一分钟,都必须奉献给他,这样它们才能够有自身的raisond(存在理由)……”读到这段话时,真的能感受到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爱情中的低到尘埃里的卑微,失去了自我,已经不再有自己生活方向,不再有自己的思考。男人就是自己生活中心,生命的全部,自己一生都是在为男人而活,成为男人附庸,成为爱情的奴隶。

  虽然这本书我没有完全地、深刻地读完,但仅从女孩到少女的成长过程面临的境况这部分,便可以看到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不幸。同时,也让我深刻的意识到,无论女性在社会上处于何种地位,在成为一个女人的之前,必须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独立的人。我始终坚信一句话:莫为他人而活,为自己而活,为自己活出精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王子》英文读后感读书笔记(... 《小王子》英文读后感读书笔记1The Little Prince is a tale for bot...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终... 用上下班开车的时间把《终生成长》来来回回的听了很多遍,听樊登老师讲书已成了我开车时的必选项目,加入樊...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没有一个艺术家会在他一天的24小时之内始终处于不停的艺术创作之中;所有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
读书笔记 | 追求生命的意义 《追求生命的意义》一书是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著作。他结合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把意义治疗的观...
《面包男孩》读后感读书笔记精选... 《面包男孩》读后感1我认为《面包男孩》这本书非常不错。作者笔下的男孩小面包居然是面包变的!更了不起的...
读后感赏析 ‖ 读《平凡的世界... 作为一个爱书人士,最重要的是有一类自己喜欢的书①,于是我也就选定一类自己的喜欢的书籍。我喜欢长篇小说...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_大学读后... 多年前,《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风靡世界,我也只是匆匆一读。近来细细品读,却别有一番感悟。曾经以为的美...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1500字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在世界的东方存在这么久,时间的调和给中国贴上了独一无二的标签。有人说中国文明在类似...
《半生缘》读后笔记 看了半生缘,久久不能从曼桢的悲伤中出来。从前的曼桢是一个充满朝气活力,未来一片光明,就算生活苦,却有...
《红岩》读后感_1500字优秀... “热铁烙进胸脯,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凉水灌进鼻孔,电流通过全身……”。我读过的书很多,但有一本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