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任务与维度》读后感
kittenchen
2021-12-10 23:24:20
0

  在2012年,当我们停止跟《哈佛商业评论》的合作,转向本土企业的管理实践研究的时候,我才开始研究中国中小民营企业。那时我真觉得他们很Low。老板做事经常是靠直觉,凭经验,没体系,没套路。对于我认知的“管理”,懂的不多。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在这样一种看似混沌的状态下,很多中小企业也可以赢利良好,成长发展。这真叫是乱拳打死老师傅。即便如此,我还是会用一种俯视的眼光来看他们的。那时我真觉得自己才是管理专家。

《管理的任务与维度》读后感

  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真正被打破是源于我们自己杂志经营的困顿。从13年微信开始流行后,人们的时间都被智能手机抢走了。看杂志的人越来越少,广告销售也随之急剧下滑。传统平媒的业务模式一夜之间坍塌了。我们的出路在哪里?企业该如何寻求突破?这份重担一直压在我的头上。

  我忽然发现自己虽然学了很多管理知识,也看了很多的成功实践,却依然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原来自己所谓的学问大都着在名相上,没有真正的本领去切入实境,解决问题。而很多的中小企业主,虽然没有经过非常系统的管理训练,但他们却能够心怀梦想,勇于尝试,而且每每都能抓到要害,取得突破。这是他们成功的原因。我觉得他们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一群人。

  所以,今天当我再读德鲁克的这篇文章时,我的感受是非常不一样的。德鲁克谈管理是什么,不是从名相上谈的,他能把我们带入实境。那就是管理到底解决什么问题?完成什么任务?

  这里他谈到每个工商企业,都面临着三个同样重要但又有本质区别的三个任务。

  第一个就是界定企业的目的和使命。这里德鲁克重点谈到的就是要赚钱,并且要持续地赚钱。这是工商企业的一个特定的社会职能。他谈到管理者在每个决策和行动中,都始终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关于这一点也许会让大家有点意外。德鲁克不是一直强调管理是博雅的吗?为什么把赚钱放到第一位来谈?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赚钱好像被认为是一件不太高雅体面,甚至是令人羞耻的事情。孔子不是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嘛。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讲,赚钱这件事儿好像是只能做,不能说的。

  我觉得有这样理解的人,是把义利对立起来看了。“义”者“宜”也,就是合适,就是儒家所说的“中”。儒家从来没有说获利就是错的,儒家反对的是以不“义”(适当)的方式获利,为了获利而获利,即所谓“见利忘义”。明白了这一点,你再读《论语》中:“邦无道,富且贵耻也;邦有道,贫且贱耻也”就会非常通顺了。

  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而获利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儿。这也是企业管理者的重大责任。

  关于管理的第二个任务,德鲁克谈到的就是要让工作富有效率,让工作者有所成就。在这里德鲁克又回到了人。如果员工不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地位和尊严,这是管理之痛,工作也不会有效率。

  在这里,让我觉得非常震撼的一点是德鲁克把企业当作一个能量系统来看。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系统的成长都是需要能量的。做企业需要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源,像资金,厂房,设备,原材料都是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能量的输入,但这些物质的能量都要满足能量守恒定律。它们不会变大。真正的放大器是人的精神能量。这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根本动力。

  如果一个企业里面员工的心是涣散的,是萎靡的,人在心不在,那么注入这个系统的能量就少,企业成长就慢。如果大家都能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那么注入这个系统的能量就大,企业成长就快。关于这一点,我以前在投资公司的一位管过很多企业的老领导说的非常朴实。他说做企业就是“操心”。把大家的心操到一起,事情就八九不离十了。

  关于管理的第三个任务就是处理好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影响。任何一个机构都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如果不处理好跟社会的关系,这个企业对社会机体而言,就会像一个病变的癌细胞,一定会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所不容。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比如百度的虚假医疗广告,是给企业创造了很多收入,但对社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百度的形象一直不佳。最近的一个例子是联想的标准门。作为一个在大众眼中的民族企业,却不能全力支持中国的5G

  标准和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在产品上,对国内客户低配高价;对国外高配低价。这些行为纯粹从商业角度来看好像没什么,但是伤害了跟中国消费者“心”得链接。对于联想的长远发展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循着联想的例子,我们再回到管理的三个任务:企业赚钱,员工有成就,履行社会责任。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真的不分先后,必须兼顾。这就又带出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那就是时间。

  我们讨论企业管理,一定离不开时间这个维度。我自己的体会是,对于中小企业主来讲,通常情况下短期的经营会考虑得比较多。因为小企业资源有限,每花一分钱的投入,恨不得马上就能有一毛钱的回报。如果一下子看不到回报,那就不花。比如在员工的培训,技术创新方面,很多中小企业都没有相应的思考和投入。这在某些特定的时点可能是对的。但当这样的思维变成一种习惯后,就有可能让我们看不见长远。所以企业要赚钱,更要长期的赚钱,是非常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和判断的。

  关于时间维度,德鲁克从效率和效果层面还做了一点解读。对于企业的短期经营来讲,把事情做对,提升组织的整体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远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潜力。管理者应该时时关注企业当下的瓶颈,在那里用力,就可以通过20%的努力,达成80%的成果。

  对于企业的长期经营来讲,搞清楚什么是明天对的事情,则是成败的全部。明天的企业一定会跟今天有所不同。今天的业务,明天就可能完全不被客户认同。那什么是在明天对的事情?回到今天我们应该做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对管理能力的最终评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王子》英文读后感读书笔记(... 《小王子》英文读后感读书笔记1The Little Prince is a tale for bot...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终... 用上下班开车的时间把《终生成长》来来回回的听了很多遍,听樊登老师讲书已成了我开车时的必选项目,加入樊...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没有一个艺术家会在他一天的24小时之内始终处于不停的艺术创作之中;所有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
读书笔记 | 追求生命的意义 《追求生命的意义》一书是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著作。他结合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把意义治疗的观...
《面包男孩》读后感读书笔记精选... 《面包男孩》读后感1我认为《面包男孩》这本书非常不错。作者笔下的男孩小面包居然是面包变的!更了不起的...
读后感赏析 ‖ 读《平凡的世界... 作为一个爱书人士,最重要的是有一类自己喜欢的书①,于是我也就选定一类自己的喜欢的书籍。我喜欢长篇小说...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_大学读后... 多年前,《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风靡世界,我也只是匆匆一读。近来细细品读,却别有一番感悟。曾经以为的美...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1500字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在世界的东方存在这么久,时间的调和给中国贴上了独一无二的标签。有人说中国文明在类似...
《半生缘》读后笔记 看了半生缘,久久不能从曼桢的悲伤中出来。从前的曼桢是一个充满朝气活力,未来一片光明,就算生活苦,却有...
《红岩》读后感_1500字优秀... “热铁烙进胸脯,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凉水灌进鼻孔,电流通过全身……”。我读过的书很多,但有一本名字...